百家齐放_百家争鸣(共36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009高考海南单科)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4、(2009浙江文综卷,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2010高考广东文综17题)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009年下学期 1956年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同志接见。 1956年毛泽东接见巴金等人时,国际国内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即“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个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他们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6年2月中共中央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知识分子成了劳动人民一部分,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重大的震动。中共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加快了寻找中国式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 苏共二十大,使中共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的迷信,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国内: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2)国际:苏共二十大使中共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的迷信,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2、“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3、“双百”方针的含义 2、“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1)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 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表; 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1956年到1965年为止,巴金诉说着英雄的故事和赞歌,吟咏着新时代的诗篇,传唱着与英雄人民和国际友人的深情厚谊,写了《英雄的故事》、《团圆》、《李大海》等一些英雄故事。这期间,他完成了大量的译述。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4、贯彻“双百”方针出现的繁荣景象 (1)学术界出现了学派论争: 如生物学领域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2)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文学作品 文艺期刊 影视艺术 流行歌曲 3、“双百”方针的含义 2、“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春) 1、“双百”方针的提出的背景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历史剧《蔡文姬》 话剧《茶馆》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期刊出版如沐春风,表现得格外活跃,它们为20世纪中叶中国期刊史留下了光彩的记录。 五朵金花 电影艺术 1958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中外合拍片 《风筝》 《林家铺子》 《我的祖国》——《上甘岭》 《九九艳阳天》 ——《柳堡的故事》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