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一 .教学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 . 教材分析: 鲁迅的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在语文教材多次改版之后,依旧存在于九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它 作为第五单元第一篇重点讲解的议论文,凭借着短小精悍的结构、灵活的写法成为驳论文中的典范。另外, 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于“九 .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中国人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 嚣尘上,鲁迅先生凭着爱国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发出了中国人自立自强的呐喊。这篇文章的学习有利于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着不可撼动的地 位。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并且拥有自己对事物、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他们渴望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加紧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在学习议论文的手法等知 识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熟读文章,课前掌握文中重要的字音字形及作者名片。 (2 )整体感知文章,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 (1 )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 )通过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六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 )学习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 2.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体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七 .教学方法: 圈点勾画法; 小组讨论法; 教师讲解引领法; 分析法; PPT 展示法; 八 .教学过程: (一)预习任务布置 1.课时导入: 同学们,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因果关系的证明,请同学们判断是否成立 因为:( 1)王二爱吃烤猪蹄 (2 )王二是中国人 所以:中国人都爱吃烤猪蹄 同学们认为,这个命题是否成立——由此引出驳论文的知识点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由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写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鲁迅先生批驳 的是哪种观点——由此引出鲁迅先生的介绍。 2. 预习任务布置: 课前掌握课后重点字音字形及作者名片,熟读文章,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掌握驳论文 的文体知识 (二)预习检测 整体感知文章 1.重点字音字形、作者名片、驳论文基本文体知识检测和讲解 2. 对方观点是什么 ?他的依据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他是错误的? 3. 针对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给出的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是什么? (三)小组交流讨论 1、分析“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句 话中各种人具体指什么? 2 、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四)教师精讲 品析:下列句子中的“中国人”有何不同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3.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 失掉了。 4.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 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五)课堂检测 鲁迅先生认为,我们要做一个“不失掉自信的中国人”,可见自信的重要性,请以“—— + 自信 = ——”为 模板,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六)小结提升 语言总结: 各种灾难与中国历史相伴相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每一章都是充满正义与邪恶、光 荣与耻辱、顽强与脆弱的斗争,中华民族始终未屈服,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靠的就是相信自己。“神舟” 七号遨游太空,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 60 年华诞沧桑巨变! 做一个不失掉自信的中国人,挑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脊梁。 九 .教学反思: 等待教学工作结束,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具体反映和出现的状况,对本次的教学设 计,做出 适当的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