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战争三百年5.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费空间提醒您,本文档所有信息仅供个人学习和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五章、竟断匈奴臂,铁马驻天山 一、张骞出使西域 在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南,葱岭以东有一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土地,这就是被西汉时人称为“西域”的地区。西域的范围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新疆。有时葱岭以西的一些地区也被包括在内。可是在西汉初年,中原地区的人们对西域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西望的视线被连绵千里的祁连山脉所阻断,只有上古时流传下来的一些美丽而又离奇的传说,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据说那里有黄河的源头昆仑,高耸万仞,是太阳与月亮交替休息的地方,上有仙人西王母的瑶池,周穆王曾经驾驭着骏马前去拜访。终于,汉匈战争的深入发展为揭开这片土地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建元初年,汉武帝从匈奴俘虏的口中获悉,在匈奴老上单于击败原来居住在河西地区的月氏人后,曾用月氏王的头骨做成饮酒器,月氏被迫西迁,对匈奴人恨之入骨,常图东归报仇雪耻,只是苦于自己势单力薄,因此未能如愿。武帝非常重视这个情况,一个联络月氏,夹攻匈奴的战略意图在这位少年皇帝的头脑中形成了。但是,通往西域的唯一交通要道河西走廊控制在匈奴浑邪王与休屠王的手中,而且月氏西迁后的下落也无人知晓,西域的情况更是不为人知。毫无疑问,出使月氏是一个充满了冒险与死亡的艰巨任务。武帝因此悬重赏召募使者,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人张骞以郎官毅然应征,从此踏上了通往西域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建元三年(前138年),张骞率领一百多名随员从长安出发,刚刚由陇西进入河西地区,就被匈奴骑兵俘虏,押送至单于王庭(当时单于王庭在漠南,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军臣单于很欣赏张骞的冒险精神,想劝其归降,于是为他娶胡女为妻,迁往匈奴西部看押。张骞虽然身陷匈奴,但始终没有忘记使命,精心保留着汉节,在渡过十余年的半囚徒式的生活后,终于得到一次机会,与部分随员逃离匈奴,为执行使命继续西行。张骞等穿过车师(又作姑师,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附近的天山缺口,沿天山南麓西行,越过葱岭,进入大宛境内。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富饶,一直想与汉朝交往,所以见到张骞非常高兴。张骞说明来意后,请求大宛王派人送至月氏,并许诺回朝之后将厚赠财物酬谢。大宛王深信不疑,遣人将张骞送至康居,再由康居送至大月氏(即月氏)。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张骞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张骞虽然到达大月氏,但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后,先迁徙至塞国(今伊犁河流域),后又遭到受匈奴支持的乌孙人的进攻,再度西迁至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在征服大夏后,月氏人于妫水(今阿姆河)北建立王庭并定居下来。妫水两岸土地肥沃,月氏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再也不想东归故乡寻匈奴报仇。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的时间,始终无法与大月氏人结盟,只得失望而归。鉴于出使时被俘的教训,张骞沿着塔里木盆地南边与柴达木盆地北边回朝,想避开匈奴,绕道从羌族地区而归,结果还是被匈奴人捕获。张骞被扣押一年之后,军臣单于去世,匈奴内部因争夺单于之位发生争斗,才乘机与胡妻携子和随员堂甘父逃回长安。 张骞建元三年出使,元朔三年(前126年)方才回朝,历经十三年漫长的时间,出使时的一百多人,只有他和堂甘父二人生还。堂甘父是匈奴人,擅长射猎,穷困时全靠他射取鸟兽充饥,方才渡过难关。张骞出使的直接政治目的虽然没有完成,但却带回了那个神秘世界的真实情况。张骞将亲身经过的中亚诸国,如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及其旁传闻中的五六个大国和塔里木盆地南边诸国的地理、物产、风俗等详细地向武帝作了汇报。这位探险家的独特经历及其一番域外奇谈,引起武帝的浓厚兴趣,立即拜张骞为太中大夫,堂甘父为奉使君。后来,张骞关于西域情况的汇报,被司马迁收录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成为后人了解西域的最宝贵的资料。 就在张骞出使后的第六年,汉军在马邑设伏,企图诱击匈奴,虽然谋泄未成,但却促使汉匈战争全面爆发。在他回国的前一年,汉军发动了“河南战役”,收复了河套地区。但是匈奴依然占据河西地区,控制着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往南又可与羌人联系,汉朝西北边境仍然受到来自匈奴右部的严重威胁。在听取了张骞的汇报之后,武帝更是急于沟通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进而控制西域,断绝匈奴的右臂。然而根据张骞出使西域的经验,从中原西行必须经过匈奴占据的河西地区,非常危险。此外还有一条通道,即由蜀地经身毒至大夏。原来张骞在大夏时,曾见过产于蜀地的邛竹杖和蜀布,非常惊奇,询问大夏人后方知是由大夏商人从其东南的身毒国(古印度的别称)贩运而来。因此,张骞估计身毒在大夏东南,又有蜀物,肯定距蜀地不远。所以,张骞向武帝建议另辟新径,打通从蜀地经身毒至西域的西南新通道(即从今日四川、贵州、云南经缅旬、印度至中亚)。张骞这一大胆的设想,又一次引起了好大喜功的武帝的赏识。早在建元六年(前135年),武帝就曾耗费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