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doc

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海盐县西塘桥街道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 推广总结与效益分析 一、技术应用推广背景及意义 海盐县西塘桥街道耕地总面积3.81万亩,水田面积3.3万亩,晚粳面积常年稳定在2—2.5万亩左右,占整个粮食种植面积的55%左右。近年来随着我街道单季晚稻直播面积的不断扩大,影响直播晚稻高产的制约因子如前期的草害、中后期的倒伏等等严重困扰着粮食生产的发展,2011年,西塘桥街道晚稻面积种植达到21737亩,其中单季晚稻面积达到21546亩,占整个晚稻面积的99.12%。因此通过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推广,能够真正发挥单季晚稻的优质、高产的特性,为夺取粮食丰收提供有力的保证,对农民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项目顺利展开和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街道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发动。该技术在全街道9个行政村的单季晚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涉及千家万户,因此街道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领导小组,由街道分管农业主任任组长,农技水利服务中心主任任副组长,中心有关成员和各村(社区)分管同志任组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二)、抓点办方,做好样畈方。2011年在刘庄村和海塘村组建立了常规晚稻秀水134千亩示范方和百亩示范方。示范方通过全面实施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推广,后经农户实产调查,千亩示范方平均单产达到621.1公斤,百亩示范方经县农业经济局和县财政局联合组织的专家验收,实割三块田计面积3.83亩,总产量2434.3公斤,平均亩产635.6公斤;其中一块面积1.11亩的高产攻关田,总产为712.8公斤,单产为642.2公斤。示范作用十分明显,为应用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应用到位率。为切实做好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推广,街道、村(社区)二级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与技术培训,确保各项实用技术应用到位率。街道 二、单季晚稻综合配套技术应用栽培要点: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倒的优良品种。 2011年度我街道引进推广晚粳新品种“秀水134”、“秀水128”和糯稻“祥湖301”等54225公斤,统一供种面积12050亩,统供率达到55.93%;供应量居全县之首。良种覆盖面积21450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9.6%以上;为晚稻高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引自:谭华英,李红昌.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技培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3):44) ( 播前要抓好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种子要经过精选、晒种、浸种、催芽等工作。浸种前2—3天进行晒种,种子浸种用25%咪鲜胺一包(2毫升)加4公斤水浸稻谷3公斤,浸种时间为48小时,对水稻恶苗病有很好的防效。浸种时一定要做到选准药剂、配准浓度、浸足时间;同时,浸种器具应放在室内,防止日晒。种子催芽用透气的旧麻袋或旧编织袋,不能用新的塑料编织袋或密闭性好的容器。? (三)、精细整地 大田在翻耕前7-10天用草甘磷除草?,整地应做到“四要”:一要早翻耕,使杂草、桩头等腐烂,;二要田面平整,不留水渍害;三要畦面软硬适中,以防种谷下沉过深,引起闷芽;四要沟渠配套,畦宽2—3米,沟宽20cm,沟深15—20cm,沟沟相连,排灌水相通。秧板要求直播前1—2天做好,播时要待土沉实,稍干后播种。(引自:1、王昌文.水稻直播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62) (四)、适期播种,适量播种。 单季晚稻适期播种提倡在6月上中旬,播种量每亩4公斤左右。在精制秧板的基础上,均匀播种,确保基本苗,3叶期后要求做好移密补稀。 (五)、直播稻一播全苗的关键是全面提倡露白短芽播种,确保出苗齐苗关。增强抗旱抗寒和抵御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六)、全面提倡翻耕水直播。提高播种质量。 (七)、控氮增钾,全面推广有机复合肥。 制约单季晚稻高产稳产特别是直播晚稻的主要因子之一是倒伏,因此在栽培上应重视增施有机肥与钾肥或复合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一般提倡亩施氮素化肥用量控制在(纯氮)15公斤至17.5公斤;钾肥用量每亩不少于7.5公斤。施肥比例基肥∶苗肥∶蘖肥∶穗肥以2.5∶4∶2.5∶1为宜。特别要注意严格控制后期氮素化肥的施用,防止倒伏。(引自:李晓蓉,朱忠阳,洪秋生,李大峥.直播稻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9(5):40;王益坤,傅跃进,郭顺洪,胡选祥.单季稻强化栽培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8(3):36-37 (八)、加强水浆管理,前期浅水促早发,孕穗期干湿交替保健苗,抽穗、灌浆期湿润灌溉养老稻。 具体掌握:3叶期前以湿润齐苗促扎根,3叶期后浅水促发棵;7月中旬抓晒田搁苗,要求以轻搁多次为主,严禁一搁到底;孕穗期灌好养胎水,后期以湿润间隙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