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时间的脚印》说课稿.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2019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 《时间的脚印》说课稿 说课者:吴丽 一、说教材 本文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单元的课文 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本单元的目标是激发科学探究的兴 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由于本课又是自 读课文,所以我打算本课用导学案来讲授,有目的的把问题 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探究,通过合作探究、分组 讨论、分享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这样可以更 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 2. 明确单句成段的句子的作用,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 言。 3.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 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 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 1 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感受说明文语言的 生动、准确。 四、说教学方法 对本课时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 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 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 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 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让我们跟随 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翻开时间的书页。 (二) 自主预习 1.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 掸( ) 踪迹( )( ) 装置( )( ) 烘烤( )( ) 腐蚀( )( ) 沙砾( )( ) 山麓( )( ) 沟壑( )( ) 龟裂( )( ) 帷幕( )( ) 海枯石烂( )( )( )( ) (三)合作探究 2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3)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4)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引出话题( — 段)—— 记录时间 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毁灭与 ( —段) 时间的脚印 ( — 段) 无字的 ( — 段) 读懂岩石的记录的意义 增加 . ( — 段) 找寻 . (设计意图:梳理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 的说明层次。) 2.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 (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 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诗? (3)第 4 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 离主旨? (4)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