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案4(八年级语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 课 诗五首 章、节 第六单元 课时 第 3 课时 课型 教学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目标 3、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重点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难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对联,导入正课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 些?《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二、简介创作背景 子美早年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 想,但因奸臣李林甫专权当道,屡试不第。 759 年弃官西 行,历经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求亲告友,在浣花溪畔 修筑了草庐,即成都草堂,在飘泊多年之后,终于有了安 身立命之所,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 (761)八月。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三、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要求: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师范读诗歌,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赏析诗歌,感悟诗人忧国忧民情怀 。 1、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 第一节五句, 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 “卷”“三重”写受害之重。 “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 “洒”“挂胃” “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 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 !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 不仅可以想像出诗人气喘吁吁的情形,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俄顷”二句不仅 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 的心境。“布衾”二句,写布被使用多年,已变得· t 冷似 铁”了,又被娇儿踏破。“床头”二句,写大雨给诗人全家  精读课文 教师复备 教师复备 第 1 页 共 3 页 造成的灾难。“白经”二句,表明从安史之乱以来,诗人因忧国忧民,早已难以入眠,更何况“长夜沾湿” ,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诗人彻夜难眠,更何况 教学过程 “长夜沾湿”,又怎么能挨到天亮呢 ?诗人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由此时联想到丧乱以来,由风雨飘摇的茅屋联想到国家和人民,为下文作好铺垫。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 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 ,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 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 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 等铿锵雄壮的声音。 三句蝉联而下, 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 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 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 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 “呜呼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多么深切的期望 !它把诗人舍己为人, 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全诗主旨所在, 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2、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3、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4、归纳总结: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六、以诗赏诗,向课外延伸: 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政治腐败,贫富不均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山河破碎,金瓯尚缺 七、小结 :诗由事而作,屋凭人而传。诗圣杜甫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杜甫的草堂仍存,供后人瞻仰。杜甫在诗篇中表现出来的理想在今天也正在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到欣慰! 八、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惨 叙事 群童抱茅——悲 叙事 长夜难眠——哀 抒情 广厦庇寒—一愿 抒发理想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 第 2 页 共 3 页 教 学 反 授 课 思 年 月 日 时间: 第 3 页 共 3 页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