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国际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正在创造一个咱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 体制,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 响整个世界”。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 “中国模式将被发展中国家欣然接受,声称21 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英国《独立报》 媒体关注的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 英国人雅克斯:《当中国统治世界》 英国《卫报》将2008年称为“中国模式年” 纽约时报》:“俄罗斯领导人视中国为执政楷模 俄罗斯 “我们有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 社会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杜进森所长:“中国做对了,我 们就对了” 在政治上采纳了西方的模式,但学术圈有人在做 中国模式”的课题研究 通讯社:中国模式对中非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 国际上倍受关注且颇具争议的 个话题,作为一种概念从被提出 之日起,便不断受到西方学者的 质疑,却挡不住一些亚非拉发展 中国家心驰神往。而且,始于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中国 模式”的优越性得到了淋漓尽致 的展示。“中国模式”也逐渐得 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接受 高警 际先驱导 “中国模式”是什么,它是一条可以被很 多国家效仿的发展道路吗? 中国政府从未有人触碰这个话题,但从西方到东方,它却被 大量学者及媒体以不同态度和口吻谈论、争辩。 “中国模式”话题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约始于2000年,随着 中国经济数字的攀升几乎同比例增长,2008年以来,北京 奥运会、世界金融危机加上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使这个 话题达到关注沸点 些西方人怀着“狼来了”的心态谈“中国模式”,担心这 种模式的吸引力增长可能导致世界权力转移,而一些发展中 国家则希望从中国获得社会转型的经验 “中国模式”的提出 ■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出(兼 仑华盛顿共识) ■海外“中国模式”的解读(兼论世界发展模 式) ■海外关注“中国模式”的原因 世界关注的“中国模式” 1、西方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话语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认为改革开放会使中国演变为另 个西方国家。 90年代掀起“中国威胁论”,从“中国军事威胁 到“中国经济威胁”再到“中国主张不确定论 应对策略有“围堵”“遏制”“抗衡”“接触”。 意识到中国崛起不可遏制,有了“大国责任 论”“利益相关者论” 21世纪世界热议的“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 Theories about China (关于中国的理论) China will collapse China is a model, an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model China is a threat and a challenge to he US supremacy 1)中国肯定就要崩溃 2)中国绝对是个威胁 3)中国真是一个奇迹 4)中国不过是我们的想 象 China is a China miracle 5)中国原来是发展的另 fantasy 种模式,代表着对美 国霸主地位的挑战 2、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提 出 2004年5月以来,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未来命运 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2004年5月11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 表乔舒亚·库珀·拉莫(也被译为雷默 国《时代》周刊 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撰写的 份研究报告,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对中国20多 年的经济改革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 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 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他认为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适于追求经济增长 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 3、国外有关“中国模式”的解读 西方的解读: 在国际上颇有代表性的看法是美国右翼智库企业研究所2007 年底出版的《美国人》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模式”有两 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是效仿自由经济政策的成功要素,通过使本国经 济的很大部分对国内外的投资开放,又允许实现劳动方面的 灵活性,减轻税收和监管方面的负担,并把私营部门和国家 的开支相结合,从而创建一流的基础设施。 就是允许执政党保持对政府、法院、军队、国内安 全机构以及信息自由流动的牢牢控制。 描述这一模式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方式是: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2005年5月出版了一本题为 明日世界的赢 的书,他在 如果西方的一些政治家和知识分 得自 在道义上有权就如何处理民主和人权问题指责中国 多是因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