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糖概述(分类、糖料、品质指标).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5 冠通期货 冠通期货 白糖市场介绍 主要内容: 一、食糖概述(种类、糖料、品质指标) 二、我国食糖生产、消费、进出口、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三、世界食糖生产、消费、贸易、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四、世界食糖期货市场 五、期货合约 一、食糖概述(种类、糖料、品质指标) 食糖的种类很多。根据加工环节、深加工程度、加工工艺、专用性等,食糖可以分为原糖(或粗糖)、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方糖、赤砂糖、土红糖等。白砂糖、绵白糖俗称白糖。食品、饮料工业和民用消费量最大的为白砂糖,按照国标GB317-1998生产的一级及以上等级的白砂糖占我国食糖生产总量的90%以上。郑州商品交易所即将推出的白糖期货的标准交割品为一级白砂糖(适用于以甘蔗或甜菜为直接或间接原料生产的白砂糖)。 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用白砂糖按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一级、二级共二个级别,理化指标如下: 项目 指标 一级 二级 蔗糖分,% ≥ 99.6 99.5 还原糖分,% ≤ 0.10 0.15 电导灰分,% ≤ 0.10 0.13 干燥失重,% ≤ 0.07 0.10 色值,IU ≤ 150 240 混浊度,MAU ≤ 160 220 不溶于水杂质,mg/kg≤ 40 60 食糖的基本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甜菜生长于温带地区。我国甘蔗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尽管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我国食糖品种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二、我国食糖生产、消费、进出口、价格、影响因素 (一)我国食糖生产情况 我国是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2003年以前,我国食糖产量在600-800万吨之间,消费量基本维持在800万吨左右,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大多数年份依靠食糖进口来弥补。2003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目前是食糖净进口国。 我国食糖产销量仅次于巴西、印度,居世界第三位(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统计,我国食糖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我国南方是甘蔗糖,北方是甜菜糖。甘蔗糖占全国白糖产量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广西、云南、广东湛江等地。食糖的生产是广西、云南等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广西近年跃居全国蔗糖产量的第一位,2004年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58.8%,且呈稳步增长的势头。甜菜糖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近几年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 近年来我国食糖产量变化图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我国甘蔗糖和甜菜糖产量对比变化图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04/05榨季我国食糖产量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1993年以来我国食糖产量和消费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世界产糖量前十名的国家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 制图:郑州商品交易所 我国食糖的生产销售年度从每年的10月1日到翌年的9月31日。甘蔗糖榨季从每年的11月开始,次年的4月结束;甜菜糖榨季从每年的10月开始到次年的2月结束。我国食糖主产区中海南和广东湛江开榨较早,云南开榨较晚。 2005年我国共有糖厂359家。 食糖生产成本:在国内食糖主产区中,广西和广东湛江地区有潜力参与国际竞争。广西2001/02榨季全区吨糖平均含税成本为2621.45元;2002/03榨季全区平均吨糖含税成本为2650元,比广东低200元,比云南低100元,但与进口糖相比,高出200多元。吨糖管理费220元,吨糖营销费49元。2003/04榨季食糖平均吨糖含税成本2280元/吨,比2002/03榨季每吨降低377元,降幅为14%,制糖行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我国食糖消费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四大食糖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年消费约8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食糖消费量的6.2%。2003年和2004年我国食糖消费量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1030万吨和1140万吨,人均年消费食糖量(包括各种加工食品用糖)约8.4公斤。我国食糖主要消费区分布在华东、京津、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其中华东和京津地区的消费量最大。 但我国仍是世界人均食糖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均食糖消费量远远低于全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24.9公斤的水平,也低于同期我国台湾人均23.9公斤、香港人均31.0公斤的水平,仅及世界人均年消费食糖量的1/3,属于世界食糖消费“低下水平”的行列。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