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版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腹泻 TKIs/MTKIs相关的腹泻发生率较高, 如吉非替尼为 48%~67%, 厄洛替尼为48%~54%, 拉帕替尼为65%, 索拉非尼为43%~55%, 舒尼替尼为40%~58%。MTKIs 所致腹泻并没有明确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课件 针对腹泻的治疗主要包括减轻症状、 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 及酸碱平衡, 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特别是在合并重 度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同时应评估是否合并了其他危险因 素, 例如有导泻作用的食物、 胃肠动力药物、 大便软化剂 等, 治疗中应首先去除上述诱因。1/2度腹泻比较容易控 制, 对症治疗或短期的洛哌丁胺即可缓解, 几乎不需要调 整TKIs药物剂量。去除诱因后, 经过静脉补液、 抗生素等 治疗后仍持续存在的腹泻, 需要进行TKIs剂量调整、 中断 或终止治疗。 课件 11.蛋白尿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中, 联合治疗组和单 独化疗组的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26.5%和21.7%。大多数病人为1/2 度蛋白尿, 3度蛋白尿或严重的肾病综合征 (4度) 则非常少见。 关于蛋白尿产生机制的假设认为VEGF信号传导通路调节肾小球血 管通透性, 抑制VEGF可能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 (足 细胞) 的破坏从而产生蛋白尿。既有的肾小球损伤可能会增加 VEGF抑制剂的蛋白尿发生率。接受贝伐单抗或其他VEGF抑制剂 治疗的病人必须密切监测尿蛋白, 一旦出现4度蛋白尿 (肾病综 合征) 必须立刻终止治疗。出现蛋白尿的病人接受ACEI (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治疗可能获益。此外, 对于24h尿蛋白定量1g的病人, 血压最好控制在125/75mmHg (1mmHg=0.133kPa) 以下。 课件 12.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 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 (RPLS) 是VEGF抑制剂的一种少 见 (1%) 但是十分严重的不良反应。最早见于贝伐单抗的 报告, 此后在舒尼替尼的临床应用中也有所报告。临床表现 各异, 包括头痛、 意识障碍、 视觉障碍或癫 发作等。影像 学表现为脑白质区广泛的血管源性水肿, 多位于顶叶或枕叶 。一旦出现可逆性后脑白质病综合征, 应立即停用VEGF抑 制剂, 并给予降压等对症治疗。正确处理后,临床症状即可 缓解, 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效应。因此, 早期快速诊 断、 及时停药是病人预后的关键。 课件 13.间质性肺炎( ILD ) ILD是EGFR TKIs致命性的不良反应,EGFR TKIs引起ILD的损伤机制、发生率、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和危险因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在吉非替尼的I-II期临床研究中,ILD的发生率为0.47-1.14%。美国FDA报道总体ILD的发生率在1%左右;在日本病人中,ILD发生率为2%左右,而美国患者中为0.3%。根据2004年9月阿斯利康安全性资料(I-II期临床和EAP资料),在185,000多例患者中,吉非替尼相关性ILD的发生率为0.8%;日本人ILD发生率远高于其它人种(1.6% vs 0.3%)。这些资料得到ISEL试验的证实,日本人ILD的发生率3-4%,而其它人种为1%。吉非替尼引起ILD似乎与其剂量无关,在INTACT 1和INTACT 2两个研究中,吉非替尼250mg组ILD发生率为1.14%,500mg组也为1.14%,两组ILD发生率完全一致。 课件 危险因素 课件 处理 目前缺乏前瞻性研究的证据,通常采用经验治疗。当怀疑时,停用可疑药物,吸氧,全身应用激素。支持治疗包括机械通气,采用低潮气量的通气模式,限制输液。EGFR TKIs相关性ILD的临床经过,影像学特征,肺部组织病理改变和死亡率均可能与急性肺损伤相似,除了经验性治疗外,其它治疗措施是相似的。 尽管EGFR TKIs引发ILD较罕见,但是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对于男性吸烟、合并肺纤维化或潜在的ILD患者,接受EGFR TKIs治疗应监测ILD发生的可能性。 课件 谢谢! 课件 课件 课件 1.皮肤不良反应 不同靶向药物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临床表现 迥异。EGFR抑制剂的生物效应包括抑制角化细胞的分 化、 增殖和存活及细胞的过早分化和凋亡, 导致白细 胞聚集并引起组织破坏和炎症,皮肤毒性是EGFR抑制剂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发生率约为79%~88%,多表现 为痤疮样皮疹、 皮肤干燥瘙痒或甲沟炎。 课件 皮肤毒性同样发生于MTKIs如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 多 表现为皮肤脱屑、 斑丘疹或水疱疹, 主要分布于躯干 或四肢, 发生率为19%~40% 。c?kit抑制剂能够抑制黑 色素细胞, 小鼠接受c?kit抑制剂后毛发和皮肤发生显 著变化。有c?kit活性的MTKIs如舒尼替尼, 还会导致皮 肤或头发出现不同程度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