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高考题汇编最终版.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1)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苦寒的环境特点(2分); (2)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2分); (3)反映了戍卒远离故土、身处边塞茫然失落的郁闷情节和思乡之情(2分)。 课件 7、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bì tí)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翻译】: 破讷沙沙漠上空的大雁飞来之时,在鸊鹈泉 上战胜了敌军的将士们刚刚归来。 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 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 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 课件 (12年湖南卷) 7、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bì tí)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分) 课件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1)描绘了戍边将士凯旋的图景:前两句 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征人凯旋,既有胜利 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内容、感情:2分) (2)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 阔背景上军容的肃整,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3)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 通过喜忧、暖冷色调等的对比映衬,营造出雄奇壮 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课件 8、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 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 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 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课件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 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译文: 远望中原,荒烟笼罩之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 楼阁都是雕龙砌凤。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 女成群,歌舞不断。而现在,胡虏铁骑践踏包 围着京城郊外,战乱纷呈,风尘漫漫,形势险恶。 课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士兵在哪里?战死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战乱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河山依旧,却田园荒芜,万户萧条。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课件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 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 (2分) 答:(1)想当年,到而今; (2)借代,用珠翠代指宫女。 课件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 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1)铁骑满郊畿,(2)士兵“膏锋锷”,(3)百姓“填沟壑”,(4)千村寥落。 课件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 作到而 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 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 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⑶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5分) 答:(1)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 大好河山的愤恨;(上片——2分) (2)对统治阶层偏安一隅的隐隐痛心,到想象“提 旅”“清河洛”的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 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下片——3分)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塞 上 柳 开 鸣骹①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