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插管方法与护理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将镊子与鼻肠管停留在原地,内窥镜尽可能向外退出一段距离。 7. 经引导钢丝末端向管道内注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随后撤出镊子,再与内窥镜一起小心退出。 8. 最后撤出引导钢丝,用X线透视确认鼻肠管在小肠中的位置。 * * C. 在外科手术中的操作: 在胃或小肠手术的情况下,可以在手术最后阶段,关闭胃/腹壁前,将鼻肠管插入在理想的位置, 同样也通过鼻腔插入。到达预定位置后,撤出引导钢丝。 * * 接受外科手术的病人往往在术后数日出现胃麻痹,没有胃动力,因此建议可在病人手术前一天放置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 每次更换输注容器或怀疑管道位置不正确时应检查管道位置,一天至少检查三次。 * * 判断方法 抽取肠液测PH值 PH7在肠腔(制酸剂干扰); pH5提示胃内; 回抽液有胆汁提示肠腔。 腹部拍片(最准确) 主动置管过幽门 * * 用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时,最好采用滴注输液的方式,可以用肠内输液泵控制滴注速率。 * * 管道的维护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停输液时,用10-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建议本产品仅用于肠内营养液的输注,如需通过鼻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至少用3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以免堵管。 * * 维护与管理—每日评估 肠内营养 并发症 评价肠内 营养效果 置管深度 患者的 耐受程度 观察记录 * * 肠内营养鼻肠管置入与管理 * * 哪些患者 ? 对能量需求增加的患者 : 外科手术患者: 腹部手术 口咽部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烧伤患者 * * 有下列危险情况增加的患者: 返流 呕吐 大脑损伤后胃肠痉挛 重症胰腺炎 * * 鼻肠管喂养 急性胰腺炎 胃瘫 严重胃食管反流 持续大量胃潴留 存在误吸风险患者 适应症 禁忌 * * 食道静脉曲张 食道出血 肠道吸收障碍 肠梗阻 急腹症 鼻肠管喂养 禁 忌 症 * * 传统方法 通过下列途径的全肠外喂养 : 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导管 * * 全肠外喂养 存在问题: 导管脓毒症 较多的血液分析 肝脏负担过重 肠绒毛萎缩危险增加 费用较肠内营养昂贵 * * 鼻胃管 :   局限性 缺乏胃动力 : 肠内喂养实施困难 胃排空延迟 : 能量摄入有限 * * 一种成功肠内喂养的解决方法 幽门后置管 在屈氏韧带水平喂养 能更早地开始管饲喂养 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 * 螺旋型鼻肠管 短期十二指肠、空肠喂养首选 * * 容易放置 具有记忆功能的螺旋型管道 管道最前端:2.5圈; 直径±3cm圆环; 全长约23cm。 * * 容易放置 双重功能 快速移动: 胃动力正常时,在8-12小时内通过幽门 安全固定: 具有专利的螺旋形管道将其自身固定在空肠 锚定效果:减少自发的移位 * * 缺乏胃动力: 药物辅助激发: 胃复安 (10-20 mg 置管前10分钟 I.V. ) 红霉素 (3 mg/kg 体重 置管前 1 小时内 I.V. ) 可选择下列放置方法: X线透视下 内窥镜引导下 * * 操作步骤 胃动力正常病人: 向病人解释插管过程。将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使钢丝末端连接柄与鼻肠管连接头固定。(图1) 使病人处于坐位或半坐位。测定需要插入的管道长度,方法是:测定胸骨剑突至鼻尖再到耳垂的距离(图2) ,然后在离管道末端的同样距离处作一记号,另外再在该记号外25厘米和50厘米处各作一记号 。 * * 管道头部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湿润,以利于插管 (图3)。 选择一侧鼻腔,将管道沿鼻腔壁慢慢插入(图4)。当管道进入喉部时,将病人的头轻轻向前弯曲,要求病人尽量多做吞咽动作,同时将管道轻轻推进,不应强行插入,注意避免误插入气管,继续插管至做的第一个记号处。 * * 通过X线透视或抽取液体测定pH值以确定管道的位置(图5-6)。 管道位置确定以后,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图7)。 * * 将引导钢丝撤出管道约25厘米(图8),然后继续插管至第二个记号处(图9),最后将引导钢丝完全取出。 不应将管道固定于鼻部,而应将管道悬空约40厘米, 再将管道固定于近耳垂部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