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个案解析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案分析 案例: 王某,男, 10 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 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 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 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 使他受到很大打击, 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 其认识就逾片面, 心理的闭锁就逾强, 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 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 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 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 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 发展。问题是, 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 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 以为嘘寒问 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 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考 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 贫”,学习上“扶智”, 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 品行上“被德”, 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 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 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 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 保护学生的尊严, 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 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 “教育的核 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反之,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甚至毁掉他们的 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 人是具有情感的, 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 跟学生谈谈心, 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 能知道他们最担 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 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 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 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 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 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 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56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