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裂缝及其治理方法
一、概述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原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地质现象。假如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些人类活动地域,则可能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组成危害,称之为地裂缝灾难。
地裂缝属裂隙一个特殊形态,常常是部分地质作用(如地震或断裂活动,地面沉降或塌陷等)隶属产物,和断裂不一样。地裂缝成因多个多样,出露于地表张开成缝,宽度改变大,存在时间较短,时隐时现;裂隙隐伏于地下,宽度窄,稳定延伸,在岩土体中永存而不消失。而断裂深入地下,延伸长,规模大,是较强结构运动结果。同时,结构地裂缝和断裂活动也存在一定关系,它们有时是活动断裂在地表露头。
地裂缝灾难是一个地质灾难,在世界很多国家全部发生过,其发生频率和灾难程度逐年加剧,已成为一个新、独立自然灾难类型,并引发国际地学界极大爱好和关注。中国是地裂缝分布最广国家之一,仅对河北、山西、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七省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0多个县(市)发觉地裂缝,共有700多处。出现地裂缝城市有西安、大同、壮族、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经典和严重。这些地裂缝穿越城镇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铁路、地下管道和隧道等,造成大量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每十二个月因地裂缝灾难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之多。
二、地裂缝成因类型及特征
地裂缝按其成因分为结构地裂缝、非结构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三类。结构地裂缝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产生,包含地震地裂缝(也称结构速滑地裂缝)、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和结构蠕变地裂缝三种。非结构地裂缝是指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而引发岩土层裂缝,如膨胀土地裂缝、黄土地裂缝、冻土地裂缝、盐丘地裂缝、干旱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引发地裂缝等。实际上,有很多地裂缝是多个原因综合作用结果,称之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三、地裂缝灾难防治
地裂缝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各级政府、部门对此极为重视,为减轻灾难损失做了大量工作,如加强地裂缝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限制地下水过量开采等,有些省市还制订了对应条例,这些方法全部收到了良好效果。但不一样成因地裂缝,因为其发育特征不一样,产生灾难也不一样。有些地裂缝灾难能够根除,有些不能根除,只能预防或避让。下面介绍多个地裂缝防治方法。
(一)地震地裂缝灾难和结构蠕变地裂缝灾难防治
1.灾难防治标准
地裂缝灾难防治除应符合地质灾难缓减和防御系统性和社会性标准外,因为地裂缝灾难含有衡生性,跨越地裂缝建筑无一幸免地会遭受破坏,所以预防地裂缝破坏和减轻地裂缝灾难最根本是坚持避让为主标准,尤其是对那些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尤其关键,城市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认真负责。
2.确定建筑安全距离
减轻地裂缝灾难路径和效果关键依靠于对地裂缝带正确划分和建筑安全距离确实定。破坏损失评价和建筑安全距离确实定,目标是确定地裂缝破坏带、影响带和安全带具体参数。
地裂缝带建筑安全距离确定,应建立在多个手段调查、试验、测试和监测结果基础上,大致对应地裂缝破坏宽度分布划分,以建筑物关键程度为依据,将地裂缝场地划分为不安全带(又称破坏带或避让带)、次不安全带、次安全带和安全带四个带(表1),次不安全带和次安全带统称为影响带或设防区,安全带也称安全区。
表1 地裂缝场地避让安全距离及建筑物类型
分带
宽度(m)
许可建筑类型
建筑物适应性
上盘(SE)
下盘(NW)
避让区
不安全带
0~6
0~4
简易建筑或露天场地,如公园、停车场等
避让场地
设防区
次不安全带
6~15
4~9
三层以下民用建筑或单层厂房
有条件适应性场地
次安全带
15~25
9~15
24m高度以下民用建筑或跨度小于18m厂房
有条件适应性场地
安全区
安全带
>25
>15
高层建筑及特殊建筑,如水塔或桥梁等
常规建设场地
?? 注:据刘玉海等(1991)。
⑵确定地裂缝场地建筑避让安全距离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①区域地震活动强弱会影响地裂缝带破坏强度,所以,应依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对安全带距离及各带宽度作必需调整。
②未来地下水开采及水利建设将极大地影响地裂缝活动,所以,应对未来地下水开采和水利建设作出估计,对安全带距离及
③为有效地利用宝贵土地资源,在强调安全前提下,对各带提出许可建筑物类型,并给出对应评价。
3.建筑物减灾防灾对策
建筑物减灾防灾关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已经有建筑减灾防灾,二是对计划拟建建筑减灾防灾。地裂缝带上建筑物程度不一样地全部遭受到破坏和变形,如不采取有效方法,局部损坏会危及整体。所以,应认真研究地裂缝造成建筑物破坏规律,提出有效治理对策,除上述避让方法外,通常还可采取下列对策:
⑴合适加固法
对于地裂缝两侧建筑,只要在不安全带以外,局部变形可采取加固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