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双端MOS电容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4 平带电压 本节内容 ? 平带电压定义 ? 半导体表面能带弯曲可能原因和物理过程 ? 平带电压推导 ? 平带电压影响因素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平带电压 : 能带弯曲的动因 ? MOS 结构中半导体表面能带弯曲的动因 ? 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加有电压(栅压) ? 半导体与金属之间存在功函数差 ? 氧化层中存在正的空间电荷 可动电荷:工艺引入的金属离子 陷阱电荷:辐照 SiSio2 界面存在的正的固定电荷: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平带电压 : 固定电荷成因 ? SiSiO 2 界面存在的正的固定电荷(面电荷密度 Qss‘ ) 1 、固定电荷面密度大小与掺杂类型和浓度基本无关,而与硅晶面 111 , 110 , 100 共价键密度大小顺序相同。 2 、通常为氧化条件的函数,可通过在氩气和氮气中对氧化物退火 来改变这种电荷密度。 3 、氧化层中固定电荷在位置上表现的很靠近氧化物-半导体界面。 形成原因:推测和 SiSiO 2 界面的形成有关,界面存在过剩硅离子。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平带电压 : 定义 ? 平带电压 V FB 定义:使半导体表面能带无弯曲需 施加的栅电压 来源:金属与半导体之间的功函数差, 氧化层中的正的固定电荷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平带电压 : 公式 ms s ox s s ox ox s ox G V V V V V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栅电压 ox ss ox m ox ss m C Q C Q V Q Q 0 ? ? ? ? ? 电中性条件 ox ss ms G FB C Q V V s | 0 ? ? ? ? ? ? 平带电压 ) 0 0 0 ? ? ? 恒 ( ,则 若 ss FB ms Q V ? V ox0 + ? s0 =- ? ms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XIDIDIAN UNIVERSITY 张丽 1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基础 11.1 双端 MOS 结构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本节内容 ? 1.1.1 能带图 ? 1.1.2 耗尽层厚度 ? 1.1.3 功函数差 ? 1.1.4 平带电压 ? 1.1.5 阈值电压 ? 1.1.6 电荷分布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MOS 电容结构 氧化层厚度 氧化层介电常数 Al 或高掺杂的 多晶 Si n 型 Si 或 p 型 Si SiO 2 MOS 结构具有 Q 随 V 变化的电容效应,形成 MOS 电容 d ox ?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实际的铝线 - 氧化层 - 半导体 ? ( M: 约 10000A O:250A S: 约 0.5~1mm ) 2020/1/8 XIDIAN UNIVERSITY 1.1 MOS 电容 理想 MOS 电容结构特点 ? 绝缘层是理想的,不存在任何电荷,绝对不导电; ? 半导体足够厚,不管加什么栅电压,在到达接触点之 前总有一个零电场区(硅体区) ? 绝缘层与半导体界面处不存在界面陷阱电荷; ? 金属与半导体之间不存在功函数差。 2020/1/8 XIDIAN UNIVERSI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