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之景物形象 教学目标 1.复习鉴赏景物形象(意境)题型方法与技巧. 2.正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3.提高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刻画景物形象的方法。 2.景物形象比较题型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 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 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 感情的外在表现。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应该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情感。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二、景物形象方法与技巧 (一)题型一:意象型 1.?(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解析:句中意象不难找出,注意句子中的名词;需要注意的是,意象体现出的不同氛围特点。艺术效果的 分析,要通过对比首联与颔联意象“细”“微”与“阔”“大”的不同特点,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来完成。 答案:意象:首联“细草、微风、危樯、独舟”——渺小脆弱?;颔联“星、平野、月、大江”——雄浑 浩大。 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 更加渺小孤苦。 2.(2015?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 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诗歌前三联具体描写的景物。“雨”是 《诗歌鉴赏复习之景物形象》第?1?页?共?8?页 。整体的环境特征,因此应该抓住雨后的景点,如首联写了“九陌”,即道路;颔联写了“紫烟”和“晴日”; 。 颈联写的主要景象是“花”和“柳”?然后结合相关诗句用简洁的语言对各个景象的特点加以分析概括,如 首联写雨后路上尘土涤净;颔联写紫烟逐渐散去,雨后天晴,丽日当空;颈联写红花沾了雨水,翠绿的柳条轻 拂马鞍等。题干只问描写了哪些景象,不涉及写景的技巧,因此考生简要概括即可。 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解题指津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2)指出诗中意象的含义? (3)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表现情感的? 2.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的图景。要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力求优美。 第二步,用一句话概括画面内容,即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一幅什么特点的画面。 第三步,概括景物的氛围特点。 即时训练 1.(2017?广东清远高三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 家 [元]刘因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解析:抓住前两句的主要意象马、水、霞,袖、风、花等,分析诗句内容,然后描绘出景象特点。诗人乘 醉在清清溪水间信马由缰,马蹄踏水,倒映水中的明霞散乱了。花树葱茏绽放,花儿随风落下,沾在诗人的衣 袖之上。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原诗句分析,意象不能缺少。 答案:描写了诗人醉酒而行?,马踏溪水?,踏碎了倒映在水中的霞光?;穿花而过?,林花随风飘落衣袖的景 象。 (2)诗人“怪见”溪童出门望人,这个“怪”如何翻译?说说这个“怪”和最后一句之间的关联。 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分析其思想感情,并借助题目和诗句内容分析“怪”,诗人对溪童出门张 望客人感到奇怪,他们怎么知道客人来呢?原来是喜鹊在我来之前就报了信。民间有贵客临门?,喜鹊会在门 口鸣叫之说,由此推断。 答案:①“怪”是“感到奇怪”的意思。②关联?:对溪童出门张望客人来了感到奇怪,溪童怎么知道客 人来了呢?最后一句释疑:原来是喜鹊先报了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文档评论(0)

lihuame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