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pdf

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 论文作者:朱启才 郭斐 杨洋 摘要: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 也有政策、制度效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低效。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具有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其三大产业及其变 迁反映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因此,如何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加快民族自治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自治;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南靠思茅、临沧市,西与保山 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全州土地面积4 258万亩,人均13.6亩,山地 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293.22万亩,人均0.89亩。大理州境内 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点200多个。大理州是一个天然的植 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 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 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历史上,白 族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手工业和农业商品生产经营发展迅 速,白族与内地汉族在经济、文化上基本能够保持同步发展的水平,但经济发 展水平极不平衡,差异性非常明显。 一、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截至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2.03亿元,比2006年增长 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0%,第二产业增长17.9%,第三产业增长 13.3%,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和优质品的比重提高,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 发展。在经济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它经济成分 的比例为38.2∶31.0∶26.5∶4.3,初步实现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三分天 下各占其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始终伴随着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 个螺旋式升级过程。经过前6个五年计划的经济调整与发展,到1987年,全省 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二、 一、三”型,实现了第一次升级。“八五”期间,适合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技 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和发展,到1992年,全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再次发 生了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 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九五”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 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以来25.3∶44.5∶30.2,进一步 调整为2000年22.3∶43.0∶34.7继续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态 势。“十一五”期间,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总体思路,进一 步优化结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己由1978年的62∶14∶24调整为 2007年的26.4∶37.1∶36.5 就第一产业来说,1990年以来,尽管农业连续多年增产丰收,粮经作物种 植比例也从1978年的92:8调整为2007年的70:30,但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 题逐渐突出。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 农业份额相对较高,但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农民不能增收, 导致一产对GDP的贡献有限。 从第二产业来看,工业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生产集中度 低,企业规模小,第二产业较为弱小。2007年,全州有20 708个工业生产单 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 832 893万元,户均产值88.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有82户,实现产值529 620万元,户均产值64 588万元。25户大中型 独立核算企业实现产值385 657万元,户均产值15 426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 值的42%。工业产品档次低,缺少知名优势品牌。工业产品以原料型、资源型 产品和食品为主,初级产品加工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多,缺乏高新技术产 品,高附加值工业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上游初级原料型产品 占30%左右,终端消费类食品占60%以上,中间精细深加工产品十分稀少。多数 企业不注重发展战略策划,品牌意识淡薄。目前,尚无全国名牌产品。省名牌 产品仅有7个,支柱产品“三塔牌”卷烟也未列入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扶持的36 个名优烟品牌范围。支柱产业单一,产业关联度低。除烟草产业形成支柱外, 其他三大产业仍处在培育阶段。几大产业间、行业间协作配套差,联系不紧 密,形不

文档评论(0)

177****9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