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音乐史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沈心工:(1870—1947),原名庆鸿,号叔逵,笔名心工。 上海人, 中国音乐教育家,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歌曲题材广泛、内容浅显易懂,且成为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的音乐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歌曲《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且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 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多数是采用外国歌曲的曲调,少数采用 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为 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2.李叔同:(1880—1942)李叔同,原名 文涛,字息霜,别号漱筒;是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 书法、绘画和 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其乐歌承中古典歌词的意境美,文辞隽永秀丽,意境深远,富于韵味,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 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其音乐在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创办期刊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06年,在日本留学时编印出版中国第一份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代表作有《春游》、《送别》、《早秋》等共70余首。 3.大同乐会:创建于1920年,创始人 郑觐文,其宗旨“整理国乐,阐扬固有文化;研究中西音乐,筹备演作大同音乐 促进世界文化运动”。这个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弹、拉、打四组,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管弦乐团。其整理改编的中国古典乐曲有《国民大乐》、《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曲》、《十面埋伏》、《醉渔唱晚》等。 4.萧友梅:(1884—1940),字思鹤,又名雪鹏;音乐理论家、 作曲家,广东 中山人,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专业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今 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萧友梅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学方面也有显著成绩, 音乐作品主要有 弦乐四重奏《 小夜曲》, 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100多首 声乐作品,其大部分作品与反帝国主义斗争有关,大多通俗易懂,大众化,群众性强。音乐学著作主要有《和声学》、《普通乐学》、《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阶概说》、《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等。 5.黎锦辉:(1891 —1967),作曲家,中国流行音乐之父。 湖南湘潭人,早年广泛接触 民间音乐,学习各种 民族乐器演奏。是儿童歌舞事业的开拓者,儿童歌舞音乐作曲家,对国语读音学术也研究颇深。 他的作品大都自编 剧本和 歌词,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并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主要创作了12部儿童歌舞剧和24部儿童歌舞表演,还有许多歌曲、器乐曲等。重要的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神仙妹妹》《 小小画家》《最后的胜利》等;在儿童歌舞表演曲目中,《可怜的秋香》《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寒衣曲》《老虎叫门》等影响较大。 6.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 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 沈心工、 李叔同、 曾志忞等人,代表作有《送别》、《男儿第一志气高》等。其歌曲内容具鲜明时代色彩,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也有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鼓吹封建伦理道德的。它“对于学校 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 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它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形式得以确立;它直接影响“五四”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 7.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等,当代著名 音乐家、 教育家, 湖南 邵阳人。1931年考入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 湖南农民运动和 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教员,明星影片公司 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 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 华北文工团团长。在贺绿汀的音乐生涯中,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为当时的进步电影创作歌曲是其 音乐创作中最突出、最有影响力的方面之一。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 大

文档评论(0)

sxah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