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病理学重点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 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关键是研究和说明存在于多种疾病共同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一般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含组织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说明各系统(器官)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含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地位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必需理论。所以,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关键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基础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验(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收、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验。活检是现在研究和诊疗疾病广为采取方法,尤其是对肿瘤良、恶性诊疗上含有十分关键意义。 3、细胞学检验(cytology):是经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试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试验:利用动物试验方法,能够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一些人类疾病模型,并经过疾病复制过程能够研究疾病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培养基在体外培养,能够研究在多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应用 1、大致观察: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致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一样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经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病理诊疗。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经过应用一些能和组织细胞化学成份特异性结合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化学成份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认识和代谢改变了解,尤其是对部分代谢性疾病诊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疗和免疫性疾病诊疗外,更多是用于肿瘤病理诊疗。 5、超微结构观察:利用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平改变来了解组织和细胞最细微病变,并可和机能和代谢改变联络起来,加深对疾病基础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 6、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不仅可作为诊疗恶性肿瘤参考指标,还可反应肿瘤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亦可用于对不一样功效淋巴细胞进行正确亚群分析,对临床免疫学检测起到关键作用。 7、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关键应用于核形态参数测定,用以区分肿瘤良恶性、区分癌前病变和癌、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和判定预后等。 8、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研究和病原体检测及肿瘤病因学、发病学、诊疗和诊疗等方面研究提升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学发展史 1、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2、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 第一章 细胞、组织适应和损伤 第一节 适 应 细胞和其组成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多种有害因子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实质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缩小。萎缩细胞胞浆内细胞器大量退化,所以线粒体和内质网降低,但溶酶体增多,吞噬本身物质形成很多自噬泡。能够伴发细胞数量降低,萎缩细胞胞浆内有大量未能被溶酶体降解、富含磷脂残体积聚,又称为脂褐素,常见于心肌、肝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1、生理性萎缩:人体很多组织、器官伴随年纪增加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恶病质。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发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久工作负荷降低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