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人美版)】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教学设计.docx

高一【美术(人美版)】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雕塑,了解雕塑的空间占有形式及材质在呈现作品主题与视觉效果中的作用,掌握作品的造型手法,理解作品呈现的文化内涵、功能与意义。 2.通过视频欣赏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在案例分析中设置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感知雕塑作品的艺术语言及其主题,进而理解作品的纪念性与象征性。 3. 感知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树立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认识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独特魅力,形成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什么是雕塑?雕塑的空间占有形式、材质及造型手法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教学难点:雕塑作品是如何借助艺术语言与造型手法凸显其纪念性与象征性的。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5分钟 15分钟 2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初步感知 深入理解 总结拓展 一、导入 教师:说到雕塑大家并不陌生,在校园中、街心花园,以及旅行的途中我们都会看到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有人说一件雕塑作品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你能说出它们所代表的城市名字吗? 播放雕塑作品 学生回答:西安、广州、罗马、丹麦(哥本哈根) 教师总结: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雕塑和绘画一样承载着民族的记忆,灿烂的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它和其他艺术形式有着什么样的区别?我们该如何进行欣赏?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感受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师出示课题: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 【设计意图】 这些雕塑作品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中最少有一两件是其所熟悉的,可能是其在旅游中所见,可能是其在美术、历史教材中所见,不论是哪种情况,都能调动其情感与认知,有效的将其引入学习的情境,进而开始新课的学习。 走近雕塑 教师:播放视频《走近雕塑》 学生:欣赏 教师总结:雕塑是运用一定的实体物质材料,在三维空间中可视、可触、可感的立体造型艺术,分为圆雕与浮雕两种空间占有形式,不同的造型手法呈现着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作品赏析 (一)《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浮雕 1.练一练 教师:出示中国江碧波、叶毓山的《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图片,并介绍作品: 《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雕塑高975厘米,由438块红色花岗石组成。作品塑造了9位英雄形象,缅怀“一一?二七”惨案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整组雕塑通过“宁死不屈”“前赴后继”“坐穿牢底”“迎接曙光”表达了“浩气长存”的英雄主题。 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雕塑, 分析作品用到了哪些表现手法,在空间占有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 首先,人物形象在表现上运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方式,两种形式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其次,这组雕塑还采用了古代石窟艺术“中心柱式”的经典样式,九个英雄形象围在石柱的四周,与石柱融为一体,高低错落,人们可以360度的感受雕塑呈现的英雄的气势。 综上所述,《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采用的是中心柱式与圆雕、浮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其形式也更加灵活,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时代特征。 提出问题2:这样的形式设计对于主题表达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与教师一起归纳总结: 石柱的敦实、厚重、高大,人物形象的气势、情绪的饱满,都给观看者以坚不可摧的视觉效果,在有限的体积中表现出无限的空间容量,强化了视觉的张力,进而突出了“浩气长存”这一英雄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件雕塑作品空间占有形式的分析,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雕与浮雕两种表现形式在雕塑作品中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明白只有了解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够更好的创新与发展。 2、活动探究 请你阅读下列文字,回忆红岩中革命烈士的英雄品质,分析雕塑作品中人物形象造型手法与主题表达之间的关系。 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了铁窗里的刘思杨。“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问题3: 这段文字刻画了小萝卜头怎样的性格与精神?在这组雕塑中艺术家又是怎样塑造小萝卜头这个形象的? 问题4:比较《坐穿牢底》和《前赴后继》,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怎样的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播放视频《歌

文档评论(0)

至善策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文件问题或需求请留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