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引导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引导方法 摘要:和谐数学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既体现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更体现在课堂中对一个个细节的处理与把握上。教师有效的引导,决定一堂课的流向,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深浅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将是一个善于引导的高手,创造出一个充满智慧、生机、灵性、和谐的课堂,会引导学生充分地欣赏数学的无限风光。 关健词:有效引导;和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15-01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重知识梳理,而轻学生情感体验等因素,教学活动一元化,引导过多,引导得过细,课堂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学生”缺位”,演变成”教师中心论”。随着新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理念: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的互动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引导应关注学生的经验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将无法替代这一过程。这就是说,教师的引导方法最终要通过学生个体的认同、消化才能发生作用。如何帮助学生辨别像这样两个相似问题的思维过程呢?第一种引导方法过分地依赖教材文本,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措。第二种引导方法过于机械和呆板,套用解题模式,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类比迁移的能力。而第三种方法是基于学生对数据的变化比较敏感的这一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从数据的变化中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不难看出,用这种”归一法”解题可以化逆为顺、变除为乘、由难到易,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是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因此,当学生思维受阻需要教师引导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经验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与教师的引导方法产生共识,激起思维的涟漪,让学生学得轻松,让课堂变得有效。 2.引导应致力于学生的感悟 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在于让学生听清楚、记牢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悟明白。前两种引导方法教师更多地关注解题策略本身,试图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向学生灌输标准的解题方法,却忽略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和感悟。这样就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建构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第三种引导方法,致力于为学生创设感悟的平台,通过板书将数学信息有机整理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交流,这样学生理解就深刻,建构就牢固。因此,当学生思维产生混淆时,教师不能将目标定位在标准的答案上,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数学,真正促进数学思考。 教学引导不在于教师将问题阐述得多么深刻多么准确,而在于是否能够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蹲下身子,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问题,基于学生的经验选择引导点拨的策略,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辨清是非,顺利地越过认知的障碍。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始终保持这份进取的精神和研究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而愉快,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灵动而有效。 3.把握提问的明确指向,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出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要求学生观察”①90-30=60、②90-60=30、③30+60=90”,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时,如果这样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学生不知道怎样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比什么?我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①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②第二个算式中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③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④第二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⑤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4.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把问题引向纵深,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指引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例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时,我出示例7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①在表1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它们是怎样变化的?③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④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