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其他途径.pdf

3.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其他途径.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3.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其他途径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需要突破传统的科普形式和途径 ,与时俱进 ,与时而新 ,积极拓展其他途径。从 现有的科普活动来看 ,未来心理健康传播与科普工作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优质的心理健康科普公众讲座或视频科普资料。以现场、视频、慕课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开放 ,引 导公众科学理性分析社会焦点。例如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普品牌活动“父母学堂”,中科院开发的科普 讲座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2.建立门户检索网站 ,提供心理健康领域科学词条的编写、修订和补充 ,尊重民众的参与权 ,实现心 理健康知识的快速高效传播。例如 ,科普中国百科词条中有1200余心理学词条由中国心理学会提供 ,保证 了公众对心理学基本概念认知的科学性。这一方式实际上契合中国民众心理健康求助的方式和特点。 3.借助互联网技术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 ,如微博、 微信、微课等传播方法 ,让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以新的形式 ,在润物无声之中形成心理健康的共识。比如 , 壹心理、简单心理等机构都采用新媒体形式 ,传播与普及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 Commun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ental Health 1 3.2心理健康传播与普及工作的其他途径 4.开发体验式科普项 目与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例如中国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发挥 自身特色 ,设计开发了近40项体验式科普展项与产品,创作了30余种系列科普图书和音像制品。同时 ,进 一步建设和丰富全国以科学传播为 目的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