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册考纲重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第二册 古代汉语第二册 第六章 墨子导读 墨子门徒多来自社会下层。严密的政治团体,纪律严明。吃苦耐劳,勤于实验,作战勇敢,平时生产。 墨家代表小私有者利益。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亲疏贵贱之别。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 )献身精神。非攻、非乐、节用、节葬,反对享乐。赖其力者生,不赖 其力者不生。政治上“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 ,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均不合时宜。 墨家思想在中国民间的社会底层流传。 《墨子》原本 71 篇,传至今的 53 篇。一部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著作。不仅涉及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内容,还包含有时间、空间、物质结构、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老子导读 《道德经》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无神论。核心是 “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构成万物 的基础,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并非人的意志的反映。反映道家思想的最著名对联 :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导读 《庄子》共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庄子文章想象力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李白 诗涉及《庄子》的有 24 篇。 《庄子》第一篇。 逍遥游 ,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不满于 现实羁绊而提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 《不龟手之药》 解题:智慧境界的差异。同《齐物论》观点,万物无大小好坏之别,人的智 慧大,见地高,小事物也能 “齐家治国平天下 ”,反之,再高明东西也发挥不了作用。运用之 妙,存乎一心 逍遥游,庄子主旨;秋水,庄子文才;胠箧,愤青意识 韩非子 导读 与李斯同师荀子。口吃 ,不善言谈。韩国日衰,多次进谏,不受重用,遂发愤著述以求闻达, 《韩非子》 10 多万字, 战国法家思想 “刑名之学 ”集大成者 。 西汉刘向校书时增《初见秦》 《有度》等篇目,定为 55 篇。思想成就超过所有法家人物,总结商鞅、申不害等人思想,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鼓励君主重视权力、威势和 驾驭臣下的权谋之术,保证法令畅通,巩固集权地位。 《楚辞》 导读 ——楚辞是战国后期一种新诗体。源于楚地歌谣,有重大变化。文辞繁丽,容纳复杂内涵, 第 1 页 共 12 页 古代汉语第二册 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西汉刘向整理成集,名之楚辞,代表性作家屈原、宋玉等。 ——屈原, 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人。 楚辞中屈原作品 20 余篇占绝大部分, 包括离骚、 九歌( 11 篇)、天问、九章( 9 篇)、远游、卜居、渔父、招魂等。宋玉《九辩》 ,景差《大招》 ,汉代 贾谊《惜誓》、王褒《九怀》 、刘向《九叹》等。 屈原作品大致两类 :一类是《离骚》《九章》等流放生活中的 政治抒怀 诗;一类是以《九歌》 为代表的 祭歌和反映诗人 世界观、人生观 的《天问》。 屈原《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 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 ,并与《诗经》并称 “诗骚”。 南北作品的代表。 ···《山鬼 》导读 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基础上创作的组诗《九歌》 ,以浪漫色彩浓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美、 韵味隽永著称, 《山鬼》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殇 》导读 追悼阵亡士卒的挽诗。一场敌众我寡、短兵相接的战斗, 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颂 悼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很可能是楚军抗击强秦。楚国灭亡后,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卜居 》导读 表现屈原不愿意同流合污的精神 ···《渔父 》导读 实录或虚构争议。两种截然的人生选择 :屈原的内心挣扎;渔父的洁身自好:和光同尘、不 做抗争中包含睿智和超脱。 古代文人无论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 多向往渔父生活。 渔父是隐逸者的象征。 第 2 页 共 12 页 古代汉语第二册 古汉语连词 例释 而,以,则,然,且,与,况,苟,虽 1、而 :本义 “颊毛也 ”。借作连词,三种主要用法: ① 用于联合结构,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李白《蜀道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战国策 ·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表逆接) 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只有当名词作谓语且带有描写性质时,才用 “而 ”连接。 《荀子 ·劝学》:“蟹六跪而二螯。 ” ②用于偏正结构,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欧阳修《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 《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③用于主谓结构,连接主语和谓语,有假设或转折之意。 《左传 ·襄公三十年》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表假设 ) 《战国策 ·赵策》: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畏之也。 (表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