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唇腭裂与口腔正崎.pptVIP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唇腭裂与口腔正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唇腭裂与口腔正崎 一、概述 唇腭裂:常见口腔颌面先天发育畸形,国内患病率为0.82%-1. 60%, 97%有牙牙合畸形。 完全性唇腭裂,全部合并恒牙错牙合畸形。形态学的异常、口腔功能(发音、咀嚼和吞咽)受干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影响,称唇腭裂综合征。 唇腭裂的治疗: 以往,主要限于外科手术治疗 现在,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语言物 理学、耳鼻咽喉学和遗传学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一)唇腭裂的病因学 唇腭裂:发育的关键时期,面部、腭部结构融合失败造成。胚胎第6周,上颌突与球状突未融合,形成唇裂。胚胎6-11周,前腭突与侧腭突未融合,形成腭裂,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融合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裂隙。 胚胎突起融合障碍的原因: 1 遗传因素:一般群体中的发病率0.82%~1.6%,一级亲属为2.56%-4%,遗传度71.9-79.2%。唇腭裂属于遗传度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2 母体因素:妊娠早期(6-11周),母体受到外伤,中毒(煤气)、疾病感染,患儿产生唇、腭裂,但无定论。 3 内分泌因素:鼠妊娠期间,人工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幼鼠出现腭裂,有人认为怀孕早期因生理、精神、损伤性等原因,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发生畸形。 4 药物因素:某些安眠药,可导致胎儿发生唇腭裂畸形。 5 营养因素:妇女怀孕期间因呕吐或偏食,影响营养的摄入,维生素的缺乏。动物实验表明,缺乏叶酸和核黄素可产生腭裂。 (二)唇腭裂畸形的治疗方法和顺序 1唇腭裂婴幼儿上颌形态及改形要求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一侧唇裂、牙槽裂和腭裂。无裂隙 的一侧多较大或偏离中线。 矫治:设法使牙槽的两侧骨段靠拢,使各牙槽骨段排列 成正常或接近正常牙槽骨弓形态。 (2)双侧完全性唇腭裂:前颌骨明显前突,位于颊侧骨段 前缘。颊侧骨段处于后缩位或向面中线塌陷 矫治:使前颌骨段后移和入列,各牙槽骨段排列成正常或 接近正常牙槽骨弓形态。 2.治疗方法及顺序 (1)第一阶段的治疗 1)术前整形腭护板: 时间:婴儿1个月内,第一次唇裂修补术前。 矫治器:腭护板或合并弹力带 作用:使两侧颌骨变为有规则的弧形和缩小牙槽嵴处 的裂隙,促进牙槽骨弓的生长,术前达最佳 对颌位置,更容易手术。 腭护板盖住裂隙,有利于吸吮功能的正常发挥 防止患儿的舌或喂养物进人裂隙 保持舌位于正常的位置,有助于今后语音。 腭护板随婴儿龈垫的生长和形态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 整或改换。 2)唇裂修补术同步作鼻整形术 3)早期骨移植术:上颌骨段已被正畸方法排列整齐时,把自身骨移植到牙槽骨上,以稳定上颌骨各部分。Kosenstein等主张上颌骨段因唇裂修复后,齿槽区近于关闭时,再进行早期骨移植术,术后腭护板等矫正装置继戴6一8周,使移植骨稳定。 4)腭裂修补术:不再戴腭护板 5)语音训练:语言发育1.5岁后开始。1~1.5岁腭裂手术使鼻腔与口腔分隔,软腭肌回到正常解剖位置,多数患儿语言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童一样或相似。少数患儿软腭肌群功能欠佳,致鼻音过重,鼻息声流失及构音等腭裂语音特征。2.5~3岁时,语音病理学家或治疗师介人,作初步的语音发展评估,发现问题并确定语音训练方向;或同外科医师、正畸医师会诊,做进一步的处理。 (2)第二阶段的治疗 第一阶段治疗遗留下的错牙合畸形。单纯的传统唇腭裂手术,牙颌畸形的比例更高,约97%。 1)长期追踪:1岁以后,每半年复诊1次,观察牙齿及颌骨的发育情形。定期涂氟、龋齿、牙周病的治疗和加强口腔卫生习惯。 2) 乳牙期:下颌功能性前移的前牙反牙合须早期矫正,观察牙弓的生长发育及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3) 替牙期:用整形力(前方牵引)矫正安氏Ⅲ类骨骼关系,有些病例使用螺旋扩大器进行扩弓 4) 裂隙处或附近的侧切牙及尖牙的萌出方向异常:在替牙期的适当时机,外科二期植骨术修补齿槽裂,利于牙齿萌出到正常位置,以后矫正治疗。 5) 恒牙期:全部恒牙萌出后,80%以上的患者,用固定矫正器,可达到理想或较理想的矫治目标。矫治设计时,尽可能保留上颌恒牙,即使埋伏牙 6)有些患者到恒牙期才就诊。仍可用固定矫正器矫治错颌畸形。有残留齿槽裂,外科二期植骨术,正畸矫治将牙齿移到被移植的骨区。 7)约10%的唇腭裂患者,术后牙颌畸形十分严重,以上颌骨显著凹陷为多见。生长发育完成后,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 *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