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一骑红尘 荔枝犹鲜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唐代诗人杜牧 《过
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早已家喻户晓。杨贵妃是历
史上喜欢吃荔枝的绝世佳人,长得闭月羞花、貌若天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
宫粉黛无颜色”,而且还多才多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喜爱,可
以说是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从此怠于朝政,整天纵情
于声色犬马之中,杨贵妃也逐渐养成了恃宠骄纵的习惯。唐明皇为赢得美人芳心,
不惜动用一切力量,将千里之外的荔枝飞驿送至京师。于是运送荔枝的荔枝道、
子午道就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话题。实际上,荔枝道和子午道的作用还远远不止
于此。下面我们就一一加以讲述。
一、 荔枝道
(一)杨贵妃与荔枝
在沟通川陕的诸条蜀道中,荔枝道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条道路。
荔枝道的名称源于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喜欢食新鲜荔枝的喜好,特地修
整涪陵到长安的驿路,沿途临时增设驿站,方便快马传递荔枝,从南宋王象之开
始,正式称为 “荔枝之路”,即后来学者所称的荔枝道,也有将子午道南段称为
“洋巴道”、 “高都驿路”、 “天宝荔枝道”、 “小巴间道”、 “洋万涪道”、
“洋渠道”等,甚至将子午道也统称为荔枝道。
既然荔枝道之名与荔枝有关,这就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巴蜀产不产荔枝?二
是杨贵妃所吃的荔枝是不是巴蜀所产?三是荔枝如何保鲜和运输?
关于第一个问题,巴蜀历史上产不产荔枝?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已证明巴
蜀出产荔枝。
《华阳国志》卷一 《巴志》说,巴地 “北接汉中”, “其果实之珍者,树
有荔支……。”这是巴地出产荔枝的确切证据。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记载,荔
枝产地有嘉定州、叙州府宜宾县、重庆府巴县、江津县、合州等。乾隆 《四川通
志》卷二十六 《古迹》记载,江津县有 “荔枝园”,忠州有 “荔枝楼”,涪州有
“荔枝园”,叙州府有 “荔枝厅”、“荔枝滩”、“荔枝亭”,杜甫有诗:“重
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嘉定州有荔枝楼、荔枝湾。
乾隆《四川通志》卷二十七 《古迹》记载:“直隶嘉定州荔枝楼,在州南,宋建。”
现存于四川大学图书馆作为镇馆之宝的乾隆彩绘 《四川全图》中的《嘉定府图》,
专门标有 “荔枝湾”地名。直到现在,这里所产的荔枝味道鲜美。乾隆 《四川通
志》卷三十八之六 《物产》记载各地荔枝,有成都府、重庆府、直隶嘉定州、直
隶泸州等地,说明唐宋以来蜀中不少地方都出产荔枝。一般认为嘉州、宜宾、泸
州、涪陵、忠州一线是四川出产荔枝的最北线。
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川北米仓道上的平昌也曾经盛产荔枝,而且还
有“荔枝”地名,现在还设有“荔枝乡”,只是目前不产荔枝。清道光 《巴州志》
卷一 《物产》记载 “《群芳谱》:荔枝出岭南及巴中。 《杨日升家谱》:废小宁
州西有荔枝溪,出荔枝,于立秋前后熟。”突破了各种方志所记载的蜀地荔枝分
布的区域,也超出了以往研究者荔枝地理分布大势的生态史认知。根据现代研究
表明,荔枝适宜生长温度是23℃-26℃,低于10℃就停止生长。通过对历史气候
的研究可知,荔枝是热带水果,需要基本的热量条件。《群芳谱》称其 “性不耐
寒,最难培植”。《本草纲目》也说荔枝为 “炎方之果,性最畏寒”。唐代正处
于中国气候变暖时期,唐代泸州、宜宾、涪陵等地的荔枝分布,基本上就是荔枝
生长的北界。而更远的平昌也出产荔枝,当属于特殊现象,不过未引起人们足够
重视。
关于第二个问题,杨贵妃吃的是哪里送的荔枝?从唐中叶开始,杨贵妃所
食荔枝的产地就已经出现了争议,后来史家也是长期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这方
面讨论的成果很多,限于时间,无法作具体评述,大致情况是:
一是与杨贵妃同时代或稍后的人认为杨贵妃所吃的是岭南荔枝。如杜甫《病
橘》诗:“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唐朝诗人鲍防 《杂感》诗:“五月荔枝
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杜甫和鲍防与杨贵妃均为同时代人,皆曾一度客居
或任职于京师,都说荔枝贡于岭南。稍晚于杜甫的唐代文学家李肇所著 《唐国史
补》也说:“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支。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自宋代以降,也有荔枝贡于岭南的法,如司马光 《资治通鉴》记载:“妃欲得生
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好荔枝,南海岁贡荔枝,
飞驰以进。”
玄宗朝名相张九龄出身岭南韶州曲江县,专门撰有 《荔枝赋》,在序中说:
“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asTurb12航空发动机部件特性图培训课件.ppt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学术与职业素养讲座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研究生的压力应对与健康心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双减政策背景下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docx VIP
- 先进材料环氧树脂、固化剂 - Huntsman Corporation.PDF
- 学堂在线 学堂云 雨课堂 操作系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仪征市市区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排版)修改2.doc VIP
- 中建项目商务管理手册.docx VIP
- 智慧树 知到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