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峡石刻怀赵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峡石刻怀赵星 石清泉 岷江山峡,天峰耸云,峭壁凌空。行人从山峡走过,都会为峡 谷的深邃、诡秘而感叹,留下万般惊恐。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化马村与石阏村之间的堠儿坝, 有一 面断崖立于江中。断崖上镌刻着“天沆永博”四个醒目大字,格外 引人耀眼。 石刻为楷书, 笔力遒劲, 清丽典雅, 非一般人之手可为。 断崖悬壁上,无人可以攀登,石刻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浸蚀,字迹仍 完好如初。有一首诗是描写摩崖石刻瑰丽风光的。诗曰: “云径如 线山如屏,千里江风逐浪涌。策马云栈悬高路,霜压江空锁蛟龙。 崖雨印影留千古,山月摇曳照丹青。 ‘天沆永博谁裁出,天河古 道情悠悠。” “天沆永博” 的作者是谁?摩崖石刻说得很清楚: “山右武乡赵 牧题”,“大清康熙己酉刊” 。牧,知州的别称。赵牧应该是阶州知 州。康熙己酉为康熙八年( 1669)。据清康熙《阶州志》记载,康 熙初年, 赵星任阶州知州。 赵星,祖藉山西武乡, 随父生襄阳。“由 拔贡授营山令,癸卯岁晋阶州知州” 。癸卯,康熙二年( 1663)。 赵星出身拔贡,为博学识社之辈。清《阶州直隶州续志 . 艺文志》 载,赵星《水帘洞》诗二首。引一首在此可见一斑。 “老病耽游惮 石梯,渔郎旧路未曾迷。悬崖几处仙人窟,空谷惟闻竹里鸡。花到 寒山分早暮, 草封石径辨高低。 不辞再到源头处, 千尺飞泉下小溪。 ” 又据化马 《文氏家谱》 记载:康熙五年, 阶州大旱, 粮食绝收, 民以憔悴。赵星一路察看灾情途径堠儿坝时, 被岷江咼峻险绝的山 峡古道所震撼,亦为百姓的灾情苦楚而叹息,遂请化马村的文芝财 等石匠在断崖上刻字留念, 以抒心怀。石匠们在断崖右上方四十米 处,打眼凿洞,拴以绳索。下方二十米处,打孔立桩,固定绳索, 然后临江设架,用火煅烧,浇以食醋,将崖面削平打光,将赵星题 写“天沆永博”四字镌刻在断壁摩崖上。 “天沆永博”寓意深刻, 立意高远。天沆,天河也。博者,大也。岷江犹如天河,奔涌流泻 在深山峡谷中,浩浩荡荡,永无止境。当年的旱灾,化马、石阏一 带庄稼几近无收,赵星同意当年的课赋可来年补交。据《阶州志》 载:赵星“性本慈恺,节励冰霜” 。他不忍强征灾民的课赋,年终 以“课督不敷”而遭贬官,匆匆离去。 二年,阶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石阏百姓感恩赵星,体察民 苦,舍官为民,在堠儿坝崖壁的洞窟中,为赵星设祠塑身,建贤人 殿。贤人,是指崇尚敬仰的人。 贤人殿,洞窟高四米,宽三米。赵星塑像身着官服,头戴官帽, 两手盖膝,神态和谒可亲,栩栩如生。塑像的两旁题楹联一副:莫 言殿小,心中装着百姓,虽小不小;谁说洞陋,百姓敬奉若神,是 陋不陋。右侧有壁画:一轮红日穿越茫茫云海,似有天河在天际蜿 蜒流出。左侧也有壁画:黑云密布,雷鸣电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 楼之势。每逢过年,人们都要登上石梯,敬奉这位清政爱民的贤人。 每逢旱年,石阏百姓要在这里设坛祭祀,求神祀雨。 康熙八年,赵星派刘星住、惠多祥二人,在“天沆永博”壁文 补刻了上款和下款,留名离去。壁文与上下款刻字,笔体迥然不同 各有千秋。 贤人殿,墙饰已脱落,塑像尽毁,只留下供桌前的彩绘仍清晰 可见。每当人们观赏“天沆永博”摩崖石刻时,对赵星的敬仰崇慕 之情油然而生。 江峡 贤人殿遗迹 摩崖石刻 贤人殿供桌前壁画遗迹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