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基础卷二)(含答案).docxVIP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基础卷二)(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九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条形码区域注意事项 : 条形码区域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在条形码区域贴好条形码。 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cāng ying xū ruò shèn zhòng wān qū jù shuō hé chuáng gǔn dòng céng jī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风骚(sāo) 抛弃(pāo) 溺水(ruò) 花蕊(ruǐ) B.霎时(shà) 鸟巢(cháo) 洋溢(yì) 躲避(bì) C.吟诵(yǐng) 逊色(xùn) 潜伏(qián) 屹立(yì) D.下坠(zhiù) 冶炼(yě) 和睦(mù) 炊烟(cuī)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僵硬 逐渐 葡萄 B.研究 重叠 滋润 C.愤怒 横竖 收拾 D.幕色 翻滚 根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刹那间就夺取了一个阵地。 B.天气预报说今天下雨,忽然下午下了雨。 C.这位外科大夫医术高明,一会儿工夫就为弟弟包扎好了伤口。 D.当他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后,顿时吓呆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运动会快到了。”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C.“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阅读有很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 6.下列谚语中,不同类的一句是( ) 。(2分) A.立春落雨至清明。 B.立了秋,把扇丢。 C.吃了重阳糕,夏衣打成包。 D.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A.教室里真静,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补写句子)(2分) 金秋时节,桂花真香,香得 。 B.天空中飘着白云。(把句子写具体)(2分) C.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肃的惩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4分) (1)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声音说成是“弹琴”,让我们感受到了蟋蟀高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 。(2分) (2)我也会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2分) 8.选词填空。(4分) 奔腾  沸腾 (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 (2)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观赏  欣赏 (3)妈妈站在花坛边,(    )着盛开的牡丹。 (4)我们到音乐厅(     )音乐。 9.日积月累。(8分) A.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积累的气象谚语有:“夏雨少, 。”我还积累了鼓励勇于提问 的名言:“ ,自用则小。” B.我知道有的古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绝妙画卷,如《暮江吟》中的“ , ”。有的古诗阐明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如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的诗句是“ , ”。《雪梅》中的“ , ”,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得分 阅读与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

文档超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