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docVIP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标准化试题及答案(共7套).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世纪教育网 精品试卷·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2 页) 新部编版三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1 (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 4.古诗三首 一、标准化试题: 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 (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 )给liú()老师。 (2)歪xié ( )的小jìng( )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 )挺立。 (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 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 yóu ) 残菊(cán c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 xié) 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 jǘ) 橙黄(céng chéng) 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挑起帘子 ②挑担 ③挑夫 ④挑拨 ⑤挑战 ⑥挑选 [tiāo]: [tiǎo]: .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 (寒 赛)假 比(寒 赛) 石(径 经) (橙 登)子 (残 钱)缺 金(残 钱) (增 赠)加 (增 赠)言 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 (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 (2)荷尽已无撃雨盖。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 (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B.雨声。?C.鸟叫声。 (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 (5)知有儿童挑促织。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 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 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 (2)“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 (3)“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 (4)“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 (5)《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 7.根据情境写诗句。 (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 。”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 。”中描写的那样吗? (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 代诗人叶绍翁 的名句:““ , 。”” 8.根据意思写诗句。 (1)(我让车)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 .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 . (3)夜深了,篱笆深处,灯火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 . . (4)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理解。 (一)山行 . , 。 . , 。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