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考证训练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2道教.pptVIP

导游考证训练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3.2道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妈祖)等等。 相传真武大帝是西方净乐国王子,父亲是国王,母亲是善胜皇后。他出生后就与凡人不一样,生得非常勇猛,并且不愿意坐王位,反而喜欢学道。 后来,他得到太上老君的点化,到武当山中修炼。当时乌鸦引路,黑虎开山,父母送别。这边墙上的壁画表现的就是当时的场景。真武十年面壁时,荆棘穿透了他的胳膊,他不知疼痛;鸟儿在他头上做巢,也不能惊动他; 关于真武大帝 背上长了苔藓,他浑然不觉。肚子饿了,仙鹿向他敬献灵芝,猕猴向他敬献仙桃。修炼的最后阶段,他的师傅化作美女去考验他,他丝毫不动心。但当美女要跳崖自杀时,他忍不住舍身跳崖去救她。这时,五条祥龙托住了他,将他接上天界。 历经四十二年的磨难,真武终成正果,修成了一位有威力的正义之神。 文昌原是星官名(民间俗称文曲星)。宋元间道士称,天上文曲星曾于西晋末降生四川梓潼七曲山为张亚子,以后历代转世,玉皇大帝命他掌管人世功名利禄,遂成为道教大神文昌帝君,备受读书人的崇拜。 神仙:文昌帝君 (1)关圣帝君 关羽,“忠、孝、节、义”的楷模。儒家尊其为“武圣人”;佛家尊其为伽蓝神;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 (2)王灵官 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妖除魔。 道观的名称有宫、观、庙、道院等。称“宫”的为有特殊地位的道观。道观主要殿堂有: 山门殿 灵官殿 三清殿 玉皇殿 三官殿 (五)道观的主要殿堂及名山 一般供奉青龙神和白虎神,相当于佛寺的二王尊。有的道观山门殿即为灵宫殿。 绝大部分宫观的第一座殿堂都是灵官殿,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和佛教寺庙里的护法神韦驮的地位相当。灵官的像都是威武而凶恶,红脸膛,三只眼,三目怒视,虬髯四张,披甲戴盔,手执钢鞭火轮。 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灵宝、元始、道德 道教的神数目多而且名目多,各个道派供奉的神像有很大区别。就宫观而言,一种是以敬奉道教共同的至高天尊为主的天尊殿体制,这种体制的宫观,主殿便是天尊殿。一般以供奉“三清”的为多,这种天尊殿称为三清殿。 白 云 观 三 清 像 四御就是四帝,即: 总御万神的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 总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总御万灵的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 总御万类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三官的全称是: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 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 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 三官是主宰人间祸福之神,向三官祈祷,可去病、消灾、降福,所以三官殿香火甚旺。 1、道教的称谓 2、道教的主要法事 3、道教的主要节日 1.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可称方士、道人,又可称天师、炼师等; 2.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 3.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 4.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 1、道教主要称谓 斋蘸即供斋醮神,是道教常见的一种法事,有日常的持诵和忏法。所谓持诵,即受持而咏读之,俗称念经。所谓忏法,即拜忏的方法与仪式,用以忏悔。斋醮常配有烛灯和音乐吹打,颇具民族特色。 建斋,即作道场。 2、道教的主要法事: (1)五岳 (2)道教发祥地 (3)道教其他名山宫观 一、道教简史 二、道教的教义 三、道教的经典与徽志 四、道教崇奉的神灵 五、道教的宫观 六、道教的礼仪 七、道教的名胜 原始道教阶段 道教上升为理论化阶段 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东汉末年,即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在蜀中鹤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张陵(又称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因信徒入教必须交五斗米,故名之。 张陵之孙张鲁继续弘扬其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因老子宣扬“道”,所以“五斗米道”即为早期的道教。后来,倡导道教的张陵,被称为张天师,被尊为道教的创始者。 稍后的张角创(太平道),也属于早期道教。 老子 以东晋道士葛洪、北朝高山道士寇谦之、南朝宋庐山道士陆修静、南朝齐梁间茅山道士陶弘景为代表。 金元以来至今,全国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目前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属全真派,正一道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全真道代表人物 全真道是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创派人是王重阳。 全真道《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 修行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录,不事黄白之术,以修身养性为正道。 全真道士须出家,不得蓄妻室,并有严格清规戒律,建立有丛林制度。 元代王重阳七大弟子开创全真七派,尤以长春子丘处机龙门派势力最大。 邱长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