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瑞BC—3000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操作规程
1.原理
BC—3000用阻抗法测量WBC、RBC和PLT体积分布和数目。电极插在液体中计数孔两边,在计数孔两边周围建立了一个电场环境,依据血细胞非传导性性质,当有细胞经过计数孔时,将引发阻抗改变,阻抗改变大小和细胞体积成正比。
2.标本采集和处理2.1标本采集
静脉血标本:推荐用K2EDTA抗凝剂,含量要求为1.5-2.2mg/ml血。静脉采集血样 。
稀释标本:a、用20ul采血管采集血样,注意,不要用力捏挤指尖使组织液混入血样造成份析结果不准。b、用棉球擦拭洁净附着在血管外壁血。c、 立即把血样注入盛有1.6ml稀释液样品杯。d、立即将样品杯摇匀。
2.2标本处理
采集后标本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在4~8℃冷藏(不超出4h)如分析冷藏样品,应先在室温下放置30 min .
3.操作步骤3.1打开电源前检验
3.1.1试剂检验:检验当日检测样品所需试剂量,假如不够,应更换试剂,更换试剂后,进行几次空白检验,当空白计数结果低于标准才能开始检测样品。
3.1.2检验废液桶、液体管路、电缆、统计仪、打印机
3.2打开电源,按下机器后部开关键,电源指示灯亮。
3.3自我检测,检测系统硬件工作是否正常,有没有溶血试剂、稀释液、冲洗液。约一分钟后出现计数界面。
3.4质控:分析样品前按质控操作程序进行质控,如出现问题应检验仪器,标本,试剂等有没有错误,并排除问题。
3.5样品分析:混匀标本,看标本是否合格。如标本不合格应重抽。将标本编号并将标本信息输如系统,选择分析模式进行样本分析。
全血测量:按“菜单”选择“模式”项,将模式设置为“全血”。用EDTA-K2作抗凝标本,混匀抗凝血,让采样针插入抗凝血,按“开始”键测量样本。
末梢血测量:按“菜单”选择“模式”项,将模式设置为“稀释液”。将稀释血样置采样针下,按“开始”键测量样本。
4.结果审核:标本分析后,对标本结果进行审核,并打印。如结果异常,依据情况做血涂片进行镜检,以确定结果是否可靠。但以下多个情况必需进行镜检:
a:WBC、RBC、PLT、Hb任何一项显著异常b:WBC分类异常或任何一个直方图或散点图异常c:仪器显示警示信号
5临床意义5.1白细胞计数
5.1.1白细胞生理改变:初生儿白细胞较高,以中性粒为主,后以淋巴细胞细胞为主。白细胞早静息状态下较低,运动进食、日光等均可使其增高。早晨较下午白细胞低。妊娠期常见白细胞增高。
5.1.2白细胞病理改变
5.1.2.1白细胞增高:早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类白血病、肿瘤等全部可引发白细胞增高。
5.1.2.2白细胞减低: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或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理化损伤、本身免疫性疾病、脾功效亢进等全部可引发白细胞减低。
5.1.2.3白细胞分类异常
a中性粒细胞
①增加:见于急性感染化脓性炎症、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及手术后等。
②降低:见于一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等)化学药品、放射损害等。
b淋巴细胞
?①增加:见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结核病等
?②降低:见于免疫缺点病、淋巴细胞降低症、放射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5.2红细胞计数异常
5.2.1生理性改变:初生儿红细胞显著增高,两周后下降。男性6~7岁时最低,25~30岁达高峰。女性13~15达高峰。感情冲动、兴奋、冷水浴、猛烈体力劳动、气压降低可使红细胞临时升高。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使红细胞计数降低。
5.2.2红细胞增高
5.2.2.1相对性增高:常见于猛烈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多尿和水摄入不足。
5.2.2.2绝对性增高:和引发组织缺氧疾病相关。
5.2.2.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可达(7-10)ⅹ10*12/L
5.2.3 红细胞减低:红细胞降低所致贫血,血细胞膜、酶遗传性缺点或外来原因造成红细胞过多造成贫血、失血。
5.3红细胞形态
5.3.1红细胞大小不一
5.3.1.1小红细胞:提醒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见于缺铁性贫血。
5.3.1.2大红细胞:常见于巨幼贫等。
5.3.1.3巨红细胞:常见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贫。
5.3.1.4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严重贫血、巨幼贫。
5.3.2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急性失血、再障、白血病等正常色素性,缺铁性贫血等低色素性,巨幼贫高色素性,溶血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多色素性。
5.3.3细胞形态改变:球形、椭圆形、靶形、口形、镰形、棘形等。
5.3.4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中毒等出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巨有贫等出现豪乔小体、卡波环,虐原虫感染红细胞内出现对应病原体。
5.4血红蛋白异常:其临床意义大致和红细胞增减临床意义相同。
5.5红细胞比积
①红细胞比积增高:见于多种原因引发血液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