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序(实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导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里的痴人指的是谁? 张岱 作者简介 张岱(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689年清康熙十八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 、别号蜀人,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文学家、散 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 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 最擅长散文,著有《琅(láng)嬛(xuān) 文集》《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石匮书》《夜航船》等文学名著。 解题 《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第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 序有书序和赠序,本文中的序是书序,是说明写作缘起或写作目的的。 本文是作者张岱为自己的作品 《陶庵梦忆》写的序。《陶庵梦忆》(共八卷)为明 朝散文家张岱所著,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 该书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94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尤其可以说是江浙一带一幅绝妙的《清明上河图》。 其中虽有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但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的记录,因此也被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学者视为重要文献。 全书所写,都是极为生活化的内容和场景,作者描绘的种种生活细节在当时看来,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但在今天,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些十分琐细、个人化的东西,各种官方文书档案自然是不屑于记载的。如果要了解晚明时期江南地区民众特别是士人阶层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以该书为代表的这类书籍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由于作者生活优越,游历广,见识多,不经意间的描绘,往往让我们这些后人感到惊叹,感到震惊。它所描写的,是一种感性的历史。 《陶庵梦忆》一书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晚明小品文的特点,篇幅不长,但写得精彩,文笔清新、流利,写人叙事,娓娓道来,情趣盎然。 听范读,完成下列生字的注音: 駴( hài ) 篑( kuì ) 藿( huò ) 粻( zhāng ) 垲( kǎi ) 寤( wù ) hài kuì huò zhāng kǎi wù 翻译第一段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望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 所:地方。 归止:归宿。 駴駴:(hài)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形状可怕。 愕:(è)陡然一惊。 接:接近、接触。 地方。 归宿。 (hài)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形状可怕。 (è)陡然一惊。 接近、接触。 【译文】陶庵国破家亡,无可归宿之处。披头散发进入山中,形状可怕地变成了野人。亲戚朋友一看到我,就象看到了毒药猛兽,愕然地望着,不敢与我接触。我写了《自挽诗》,屡次想自杀, 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尚:还在。 视息:观看和呼吸,即活着。 瓶粟:瓶中粮食。 罄:(qìng)空,净尽。 举火:生火做饭。 妆点语:夸张、粉饰的话。 还在。 观看和呼吸,即活着。 瓶中粮食。 (qìng)空,净尽。 生火做饭。 夸张、粉饰的话。 【译文】但因《石匮书》未写完,所以还在人间生活。然而瓮中经常无米,不能煮饭疗饥。我这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二老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夸张、粉饰的话。 第一段:简述国破家亡后自己的矛盾思想和贫困生活. 翻译第二段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暖也; 笔墨:文字。 事:享用。 罹:遭到。 果报:因果报应。 仇:报答、报应。 衲:补缀的衣服。 苎:通“苧”,麻织品。 絺:粗葛布。 文字。 享用。 遭到。 因果报应。 报答、报应。 补缀的衣服。 通“苧”,麻织品。 粗葛布。 【译文】在饥饿之余,我还喜欢写些文章。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之家,很享用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以竹笠作为头的报应,以草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