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精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唐诗宋词选读》精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和心绪?(4分) 答:一个“吐”,展现目光凝视着银烛吐青烟的出神细节,写出分手在即,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的撩人心绪。(神态2分,心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精于练字:“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 巧用衬托: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2.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夜别友人 送友人入蜀 陈子昂 李白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升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①。 【注释】 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善卜人的吉凶顺逆。 (1)李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蜀山的什么特点?(4分) 答:夸张,陡峭、高峻(修辞手法2分,特点一点1分) (2)陈诗和李诗在运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6分) 答:都运用了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陈诗表达了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李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抚慰与劝勉,劝诫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艺术手法2分,情感各2分)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 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皇帝调兵的信符。③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 ⑴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场面? 答:①颈联运用了视听结合、侧面衬托的表现手法; “雪暗凋旗画”,是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风多杂鼓声”,是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2分) ②诗人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战将士顶风冒雪,与敌人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侧面展现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豪壮激烈场面。(2分) ⑵诗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联系全诗内容,试评价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全诗表达了作者不愿意做一个无用书生,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思想:觉得形势危急,毅然拜命赴边,不惜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出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分析首联写景的作用。(2分) 答:开篇点题,点明空山之中,日暮黄昏,雨后清秋的时地特征;为全篇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