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范围及检测限教学文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性与范围 (linearity and range) 分析方法的线性是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 换句话 说,就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 (或测得的响应信号 )成线性关系。 所谓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 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 而且成线性的 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 其最大量与最小量之间的间隔, 可用 mg/L ~ mg/L、 ug/ml ~ ug / ml 等表示。 线性与范围的确定可用作图法 (响应值Y/浓度X)或计算回归方程(Y = a+bX)来研究建立。 测定样品时所有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都必须同时作标准曲线。 每次作标准曲线时, 方法应与分 析方法考核时完全一致。标准浓度应包括一定梯度的 5-8 个浓度 (非线性者如免疫分析可适 当增加 ),每个浓度只需测定一次 (免疫分析可测定两次并取均值 );标准曲线应覆盖样品可能 的浓度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 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 度的80% (但应高于LOQ);目前仍广泛采用相关系数 (r)表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度、并控制 r 0.9900对照品的LOQ必须包括在线性范围。 线性 范围是指 与检测器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的样品的含量范围 . 一般情况下 ,标准曲线的最低和最高值是包含在线性范围内的 ,而且不同人做的标准曲线 ,他 所取的最低和最高值也不会都相同 ,打个比方来说,A做5个点的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标准样品 的浓度分别为 :1,5,10,15,20, 那么最低最高值分别为 1 和 20, 而对于这种要检测的物质来说 它的线性范围可能是 10E5, 要远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浓度范围 .通常在建立一个新方 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文献查到一些物质的线性范围 ,而实际工作中 ,要确切知道某种物质的线 性范围必要性可能也不大。 S/N=3 时的浓度是检测限, 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 3 倍,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百 分浓度%。 S/N=10 是定量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 10 倍时,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量。 首先, 配制一个较低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注入液相色谱仪, 观察其峰高比基线噪音高多少倍 (假设 X 倍),将该溶液稀释到 X/3 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检测限,将该溶液稀释到 X/10 倍,基本即为该物质的定量限。 具体操作时,就是把一定浓度的溶液不断稀释,直到 S/N=3。一般就是用眼来估计了,不过 也可以计算出来,好像是用标准曲线计算的,具体公式你可以查一下书。 Detection Limit\Limit of Detection\DL\LOD 检出限 DL 是一种比值,用 %或 ppm 表示,等于最低检出浓度与样品溶液浓度(通常是一 个固定的限度值) 的比值, 因此只有在满足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检出量的同时才能够做出检 出限。 它主要适用于杂质测定中的杂质限度检查项目的方法验证, 即你通过这个验证证明你的方法 能够检出足够低的杂质,就是说,如果你作出的检测限(最低检测浓度)比限度好高,那是 万万不行的。检测限不但要低于限度,最好远远小于杂质限度。 根据分析方法是采用非仪器分析还是仪器分析可用几种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度, 除了下面所列 的方法外其他的方法也可能被接受。 6 . 1 根据直观评价 直观评价可以用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仪器分析方法。检测限 度的测定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浓度分析物的样品进行分析, 并以能准确测得被分析物的最小 量来建立。【通过进样大量不同浓度的溶液,证明你所说的检测限是最低的,通常费力不讨 好,但是却是无奈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6 .2 根据信噪比 该方法仪适用于出现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 信噪比的测定是通过比较含已 知低浓度被分析物的样品与空白样品的测试信号,确定被分析物可被确切地检测的最小浓 度,当信噪比在 3:1 或 2:1 时的检测限度通常被接受。 【此法常用:即观察图谱,保证图 谱中信号峰强度同一段平缓的噪音峰强度的平均值约为 3: 1 即可。】 6. 3 根据响应值的标准差和斜率 【这种方法好啊,省时省力,就是费脑筋,我目前还没 搞懂,如果由高手事件过请指教,废话少说】检测限度( DL )表示为:DL=3.3 3/S 3:响 应值的标准差 S:校正曲线的斜率斜率 S可从被分析物的校正曲线来估算,3的值可由多种 途径估算。如: 6 .3 .1 根据空白的标准差 通过几份空白样品的分析,然后计算其响应值的标准差,测出 分析背景响应值的大小。 6. 3.2 根据校正曲线 通过对含有 DL 范围内被分析物样品的分析来研究其标准曲线,回 归线的剩余标难差或回归线的 y 轴截距标准差都可作为标准差。 6. 4 申报数据 必须同时提供检测限度和测定检测限度的方法。如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