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G 关键技术简述
姓名:李艺超
学 号 2016210138
1
目录
目录 2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3
二、 5G 的演进路线及发展现状 4
三、 5G 网络的优势及创新点 5
四、 5G 的七大关键技术 5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NOMA ) 6
1.1 串行干扰删除 (SIC) 6
1.2 功率复用 7
2、滤波组多载波技术( FBMC ) 8
3、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s , mm Waves) 9
3.1 毫米波小基站:增强高速环境下移动通信的使用体验 10
3.2 基于毫米波的移动通信回程 10
4、大规模 MIMO 技术( 3D /Massive MIMO ) 11
5、认知无线电技术( 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s ) 13
6、超密度异构网络( ultra-dense Hetnets) 14
7、多技术载波聚合( multi-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 ) 16
五、 5G 未来前景 17
六、参考文献 18
2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自 2009 年 5 月 27 日瑞典电信运营商 Telia 宣布启用世界上第一个 4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试商用网络以来, 4G 网络的部署已在全球全面开花。根据 GSA 的最新报告,截至 2014 年第 2 季度,全球
111 个国家已经部署了 300 多张 LTE 网络(其中 41 张为 TD-LTE 网络),用户总数达到 2.45 亿,市面上的 LTE 终端达 1900 款。 2013 年 12 月 4 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 4G 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获得 TD-LTE 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正式进入 4G 时代。在短短一年间,中国移动的 4G 基站数达到了 70 万个, 4G 用户即将达到 7000 万。从统计数据来看, 4G 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超当年的 3G 网络,是移动通信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体
制,中国的加入将进一步刷新这一发展速度。
有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着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研发工作需
要提上日程。一方面是通信技术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 4G 标准的
全面商用,标志着以 4G 标准为目标的技术研发告一段落,而技术的发
展是不会止步的, 持续不断的创新技术需要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体
现它的价值。另一方面是由持续增长的用户需求决定的:智能手机的高
速发展引发了互联网从固定桌面快速向移动终端转移的革命, 并带来了
无线数据流量的指数级增长。过去 5 年中,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增长了
80 多倍。同时物联网的引入及快速发展, 不仅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容量提
出了要求,更对无线通信网络能够提供的连接数有数量级的提高要求。
业界普遍预测,到 2020 年,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求是目前网络的 10 00 倍,连接数将是 10~100 倍。
2012 年年初 , ITU 启动了名为 “IMT for 2020 and beyond”的项目,目标瞄准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并初步给出了时间规划。第一步会在两
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两份面向未来通信系统的建议稿,分别是 ITU-R M.[IMT.VISION] 及 ITU-R M.[IMT Future Technology Trend]。基于此,目前业界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统一称为 IMT-2020 。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 ITU 的规划,制定了相应的科研规划及经费资助计划, 组
织企业、科研院校等进行科研攻关。部分早期的研究成果通过 5G 白皮书的形式发表,包括需求分析、应用场景研究及技术发展趋势判断等。
3
二、 5G 的演进路线及发展现状
目前,4G 已经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5G 是继 4G 后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从移动通信发展现状以及技术、标准与产业的演进趋势来看,未来 5G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存在三条重要的演进路线,分别为以
LTE/LTE-Advanced 为代表的蜂窝演进路线; WLAN 演进路线和革命性
演进路线。首先,LTE/LTE-Advanced 已经是事实上的全球统一的 4G 标准,并将会在 5G 阶段继续演进。在产业化方面, LTE 在全球范围内的商用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化方面, 3GPP R12 版本的标准化工作正在对小小区增强技术、新型多天线技术、终端直通技术、机器间通信等新
技术开展研究和标准化工作。随着更多的先进技术融入到 LTE/LTE-Advanced 技术标准中,给蜂窝移动通信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钳形电流表使用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售后服务部门规划.pptx
- 01医政管理配置及用户手册imedical医务管理配置手册.pdf VIP
- 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docx
- GB50506-2009 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docx VIP
- YJ_T 28-2024 灾害事故现场音视频采集和传输通用技术要求.docx VIP
- 2019款比亚迪E5技术介绍及竞赛培训2.pptx VIP
- 2025年耒阳市卫健系统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0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ab卷.docx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基于真实情景的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