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译下面这首民歌并找出词类活用现象
上邪( 汉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何为词类活用?
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了它类词的功能和意义,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动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
为动用法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辇来于秦
一、名词作状语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朝而往,暮而归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泰山之阳,坟水西流。
规律:名词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如果它用在动词前处在主语的位置,而又不能作主语,直接修饰、限制谓语时,就要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孔子东游
(一)表示时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
(六)表示对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三)表示比喻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常以身翼蔽沛公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器具和方式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宋定伯捉鬼》)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就是打洞的意思。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顺流而东也
④范增数目项王
王:统治
敌:攻击
目:示眼色
东:向东流
1、籍吏民,封府库
2、大楚兴,陈胜王
3、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规律一:
名词不带宾语,带的话一般活用为动词;两个名词如果连用既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一般就要有一个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汉水又东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二:
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那么名词如果出现在副词后边就要活用为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之。
3、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三:
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规律四:
名词后面带代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1、驴不胜怒,蹄之。
2、先入咸阳者,王之。
1、乃丹书帛“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
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也活用为动词。
规律六:
1、儿涕而去。
2、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并总结规律。
规律七:
名词用“而”连结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时,活用作动词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的“王”为名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做大王。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在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翻译为“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 活用为意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
侣、友:以…为侣 ;以…为友
鄙:把…当做边境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③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③吾得兄事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辇来于秦 ⑧可怜焦土 ⑨手巾掩口鼻 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有口皆碑
2、草木皆兵
3、无所事事
4、南征北战
5、蚕食鲸吞
6、不胫而走
7、风餐露宿
8、星罗棋布
9、日理万机
名作动 成为记功碑
名作动 成为敌兵
名作动 长腿
名作动 做
名作状 向南、向北
名作状 在风里、在露天
名作状 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名作状 像星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