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预习内容:
1、作者介绍: 竺可桢( 1890—1974),浙江上虞人, 20 世纪卓有成就的科 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 人”。1910 年赴美国留学, 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 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 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 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 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 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 1949 年 10 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 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物候学》等。
2、学习字词。
连翘(qi co) 翘起(qi a)
衰草连天(shu辻)——鬓毛衰(cui) 落叶(lu o)――丢三落四(I a)――落枕(I do) 观测(gum) 玄妙观(gum)
差异(cha) 差遣(ch ci) 差错(cha) 参差(c 1)
3、学生各自诵读课文。 提示:本文是说明文,诵读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要平实。
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 写到括号里。
TOC \o 1-5 \h \z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1 — 3)购(4、5) 3(4—10) 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 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 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 习《大自然的语言》。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 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 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 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3) :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 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出有关词句。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 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接春——夏——一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 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提问: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 品味。
答:开笔用“沉睡”“苏醒”等词将“大地”拟人化,给人 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概说三种: “冰雪融化,草木前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 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 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大地 苏醒的生动画面。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 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 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簇簇”一词写出秋 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 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 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 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 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 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二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三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提问:本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何为“大自然的语言”?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见下面板书)
草木荣枯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候鸟去来 布谷鸟唱歌 割麦插禾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 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 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 懂。
提问:第三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 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pdf VIP
- 用户培训效果反馈表(模板).doc VIP
-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8000字范文带目录.docx VIP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10年真题解析).pdf VIP
- 大楼消防系统改造工程项目施工方案.doc VIP
- 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pptx
- 《建筑基坑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T29-229-2014.docx VIP
- 赤峰博恩药业有限公司国家一类新兽药重组鸡干扰素α 产业化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pdf VIP
- KUKA.ControlStudio_2.6_zh 操作与编程指南.pdf VIP
- 高校实验室安全基础(华东理工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