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写作 语言要连贯
学习目标
1.回顾课文,理解语言连贯的重要性。
2.学会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3.说话和写作时能做到话题一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学习过程
一、回顾课文,明确思路
1.阅读《昆明的雨》中“昆明菌子极多……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是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2)作者提到了哪些菌子?
(3)文中穿插坐火车采鸡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阅读语段,诊断问题。
(1)①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②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③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④像慈母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你觉得这段话有什么问题?
(2)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指出本段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二、精析例文,技巧指引
阅读例文,回答问题。
端午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叫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属于中药。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的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屈原;借划龙船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哪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哪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1.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2.文中写了关于端午节的哪些习俗?
3.文中画线句“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的作用是什么?
4.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简单介绍一下。
三、写作实践
以《……节》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回顾课文,明确思路
1.(1)本段虽然写的内容很多,但都是围绕“昆明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展开,从“最多,也最便宜的牛肝菌”到“没有味道的鸡油菌”,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作者提到的菌子依次是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
(3)文中穿插坐火车采鸡的故事意在说明鸡随处可见,突出本段中心“昆明菌子极多”。
2.(1)虽然各句都是围绕“四周的景色”话题描述,但句子顺序不合理,表述不连贯。应该将第③句和第④句的顺序对调。
(2)这一句从叙述角度讲,叙述对象应是小明,可是“终于把他找到”这又把叙述对象变成妈妈了,因而前后句意就不连贯了。如果把“终于把他找到”改为“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前后人称就一致了。
二、精析例文,技巧指引
1.“端午的味道”运用了比喻修辞,“味道”比喻端午节日的习俗、喜庆的气氛。用“端午的味道”为题,表现出作者对端午节的喜爱和感受之深。
2.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由主到次的顺序,先后介绍了吃粽子、门上挂艾叶、赛龙舟、抓鸭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等习俗。
3.过渡句,引出赛龙舟的来历。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诗词五首》饮酒-春望.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诗词五首》渔家傲-雁门太守行-赤壁.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谈创造性思维》 导学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谈创造性思维》导学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谈创造性思维》说课稿.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谈创造性思维》学案(无答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我的叔叔于勒》教案.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17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 散文二篇.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孤独之旅.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怀疑与学问.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教案:西游记.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愚公移山.doc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6 散文二篇.docx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2 《孟子》三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