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犯罪心理结构:
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2.犯罪心理结构 ⑴犯罪动力结构; ⑵ 犯罪调节结构; ⑶ 犯罪特征结构; ⑷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⑸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3.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4.动力结构的组成要素有:
⑴ 反社会意识(错误的社会态度、社会动机和对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的否定和蔑视); ⑵强烈的、畸变的需要; ⑶ 犯罪动机(驱使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心起因); ⑷ 不良兴趣;
5.特征结构的组成要素:
⑴ 特定的气质:
① 胆汁质 →暴力犯罪; ② 多血质 →诈骗罪; ③ 粘液质 →贪污罪; ④ 胆汁质、粘液质混合型 →危害国家安全罪; ⑵ 消极的性格特征(对社会现实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⑶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⑷不良的行为习惯;
6.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⑴ 消极、不良的心境; ⑵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7.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⑴ 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⑵ 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⑶心理状态中的潜意
识;
1 / 8
8.犯罪心理结构的各要素是综合地起动力作用的,它们之间按一定层次相互
结合而形成内在联系,互相配合与制约地发挥作用,从而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犯罪行为,它们的关系是:
⑴ 不良的个性倾向是犯罪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基本动力,支配和推动着全部心理活动和行为; ⑵歪曲的自我意识是犯罪人接受不良信息、诱发犯罪动机的现实过程,对犯罪行为起调控和制动作用; ⑶ 变态、偏执的个性特征,是犯罪活动染上了个人的独特色彩; ⑷ 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是作案时必备的心理条件。
9.犯罪心理结构的模式:
⑴ 一般模式:
① 故意犯罪心理结构; ② 稳固的、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③ 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 ⑵ 特殊模式:
①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② 不稳固、不完全的犯罪心理结构; ③ 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
10.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
潜在 →恶变 →衰落;
11.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
⑴ 生物学的原因论(体型说、遗传说、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 ⑵ 社会学的原因论(文化冲突、社会异常、副文化群、社会生态
学、标签理论) ⑶精神病理学的原因论(病态人格说、低能说) ⑷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侵犯性说、利欲性说、性冲动说、权欲性说) ⑸学习理论的原因论;⑹ 多元性的原因论;
12.犯罪综合动因论:
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统),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着的主体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
2 / 8
原因网络结构。其中主体因素是指犯罪人犯罪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包括:
⑴ 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因素和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⑵心理因素; ⑶行为因素(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为特点)主体外因素:
⑴ 社会环境因素(大社会环境因素:
① 政治 ② 经济 ③ 文化 ④ 精神 ⑤ 法治环境因素等;小社会环境因素:
① 家庭 ② 学校 ③ 工作 ④ 居住 ⑤ 交往 ⑥ 职业); ⑵自然环境因素(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 ⑶情境因素(侵害对象、现场其他人、现场条件和气氛、机遇)
13.犯罪综合动因论特性:
① 整体性 ② 层次性 ③ 结构性 ④ 动态性;
14.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过程:
⑴ 强烈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 ⑵品德缺陷与抑制力的缺乏; ⑶萌发犯罪意向; ⑷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的; ⑸犯罪决意;
15.犯罪动机;专指引起犯罪行为的活动动机,它是行为人推动、引发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经历四个阶段:
萌发阶段(初始性、模糊性、内隐性) →过渡阶段定型阶段 →消失阶段;
16.犯罪心理形成的模式:
㈠常见模式:
⑴ 渐变型(原发型、继发型) ⑵ 突变型; ⑶ 机遇型;㈡特殊模式:
⑴ 习惯型; ⑵ 朦胧型; ⑶变态型;
17.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类型:
3 / 8
⑴ 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 ⑵模仿学习机制; ⑶ 角色扮演机制; ⑷ 自我强化机制;
18.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类型:
⑴ 预谋发动机制; ⑵情境互动机制; ⑶挫折攻击机制;
19.犯罪人动机冲突的主要形式:
⑴ 双趋冲突:
① 良知冲突; ② 角色冲突; ③ 利益冲突; ⑵双避冲突; ⑶趋避冲突; ⑷ 多重趋避冲突;
20.犯罪动机强化形式:
① 同一动机强化; ② 一种动机转变为另一种动机; ③ 单一犯罪动机发展为多种犯罪动机;其主要形式有:
⑴ 动机的实现; ⑵动机的派生; ⑶动机的转移; ⑷ 动机的重合;
21.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doc.docx
- 牛津小学英语2bunit4试卷.doc.docx
- 牛津小学英语2bunit7试卷.doc.docx
- 牛津小学英语5b期中检测.doc.docx
- 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的英语语法知识.doc.docx
- 牛津英语初一试题及答案.doc.docx
- 物业工程年预算表.docx
- 物业服务费用范围的物业设施设备维修管理与维护.docx
- 物业案场服务标准及考核.docx
- 物业管理服务公司项目合作协议书.docx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