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doc.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生产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奶业有了较大发展。 到 2001 年,全国存栏奶牛 566.2 万头,奶类产 量 1122.9 万吨(其中牛奶产量 1025.5 万吨),分别是 1978 年的 11.8 倍和 11.57 倍;人均占 有奶类 8.8 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11 ,为发达国家的 1/30 。 生产区域。我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 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 35.8%。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饲养数量超过全国饲养量的一半,其中饲养数量较大的有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 饲养量较大。从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 100 万吨以上的有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占全国总量的 37.5%,其中黑龙江是我国奶类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的 17.1%。 奶牛品种和生产水平。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牛及其杂交改良牛,还有一些乳 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其中良种荷斯坦牛约有 150 万头,主 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黑龙江省和部分农区;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 主要分布在广大牧区。 2001 年全国奶牛单产 3200 公斤,而美国、以色列平均单产达 8400 公 斤,丹麦、法国、日本等国也在 6500 公斤以上。 生产方式。 我国奶牛以小规模、 分散饲养为主, 户均 3-5 头,饲养数量在 20 头以上的规模经营户比重不到 1/4 。在组织形式上,以农户生产、龙头企业松散收购为主。近年来, 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已开始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原料奶基地,这种产业化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所接受。 (二)乳品加工情况 我国乳品加工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奶业集团,如上海光 明、内蒙伊利、河北三鹿、北京三元、黑龙江完达山等。 2000 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达 1500 余家,其中年销售额 500 万元以上的有 359 家,上亿元的 12 家。与此同时, 一批世界知名的外国乳品公司也进入我国,如雀巢、卡夫、达能、帕玛拉特等。 2001 年全国液态奶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 280 万吨和 105.4 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是 1996 年的 5.4 倍 , 年递增 40.1%。 (三)乳品消费情况 我国的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 2000 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量 11.66 公斤,比 1992 年增加近 1 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乳制品量近 1 公斤。发达国家肉、蛋、奶的消费比例 是 0.4:0.06:1 ,乳制品消费比例最高;我国的比例是 6.7:2.8:1 ,乳制品消费比例最低,造 成我国人均畜产品消费中脂肪的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 5%,而蛋白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的 20%,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营养平衡失调。 (四)乳品贸易情况 我国一直是乳品净进口国, 2001 年净进口各类乳品 15.3 万吨,贸易逆差 1.76 亿美元, 而且在今后几年里,随着关税的降低,乳制品的进口数量还有可能继续增大。乳品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港澳地区,少量出口到一些东南亚国家,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五)主要问题 良种奶牛不足。良种奶牛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奶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虽 然有存栏奶牛 566.2 万头,但良种奶牛只有 150 万头左右。 由于牛源紧缺, 良种奶牛数量少,导致种牛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及牛价上涨。 饲料饲草生产和加工体系建设滞后。青绿饲料和优质牧草是奶牛优质高产的基础,但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用饲草饲料种植基地。 草原退化、 沙化面积达到 1.35 亿公顷, 并正以每年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制约了牧区奶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奶业生产用饲料及其加工水平低, 饲养奶牛的场户仍以自拌料为主,全价配合饲料的数量和品质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3. 加工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中,日处理能力在 100 吨以上的企业约占 5%左右,日处理能力在 20 万吨以下的企业占一半以上。 这与欧美及澳、 新等乳品加工企业平 均日处理规模均在 2200 吨左右形成鲜明对比。 2000 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中销售额排在前十位的企业总销售额也仅为 70.42 亿元,只占世界第一大乳品加工企业雀巢公司同年销售额 的 7.2%。 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饲养分散,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相当一部分牛奶生产者没有与加工企业建立牢固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生产与加工脱节,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质量体系建设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确保奶业发展和奶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由于手工挤奶比重过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