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北京故宫外东路畅音阁楹联欣赏
畅音阁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乾隆三十七年(1772)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1891)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寿台面积210平方米,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台面中部设地井,盖板可开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禄台、福台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畅音阁建筑宏丽,京西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即仿畅音阁规制建造。
琅璈逸韵应嵩乎,久矣八方从律;阊阖晴光凝嶰吹,康哉九叙惟歌。——乾隆题畅音阁大戏台 琅璈:古乐器;八方:四方与四隅;嶰吹:泛指箫笛等乐器;九叙:代指百官
畅音阁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乾隆三十七年(1772)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1891)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寿台面积210平方米,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台面中部设地井,盖板可开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禄台、福台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畅音阁建筑宏丽,京西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即仿畅音阁规制建造。
琅璈逸韵应嵩乎,久矣八方从律;阊阖晴光凝嶰吹,康哉九叙惟歌。——乾隆题畅音阁大戏台 琅璈:古乐器;八方:四方与四隅;嶰吹:泛指箫笛等乐器;九叙:代指百官
畅音阁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乾隆三十七年(1772)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1891)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米,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寿台面积210平方米,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台面中部设地井,盖板可开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禄台、福台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畅音阁建筑宏丽,京西颐和园内德和园大戏楼即仿畅音阁规制建造。
琅璈逸韵应嵩乎,久矣八方从律;阊阖晴光凝嶰吹,康哉九叙惟歌。——乾隆题畅音阁大戏台 琅璈:古乐器;八方:四方与四隅;嶰吹:泛指箫笛等乐器;九叙:代指百官
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