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和孟子都是古代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那关于孔子和孟子的
故事有哪些呢 ?下面是 为你搜集有关孔子和孟子的故事, 希望对你有
帮助 !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 62 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9 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千古绯闻 ;;子见南子
公元前 496 年 (鲁定公十四年 )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南子是当时的绯闻女 )。
古之遗爱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 唐朝名相房玄龄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房遗爱 )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
生的最高价值, 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 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
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
1
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 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 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 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 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 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
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
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
关于孟子的故事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
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 就皱起眉头:“不行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
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
孟子和庄子的故事
孟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儒家的要求积极入世的,所以孟子不辞辛苦、疲于奔命地宣扬自己的“仁政” ,但是总是不能被接受,孟子不惜在朝堂之上与人发生激烈的辩论。
道家是消极出世的,庄子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把世间万事都看的虚无缥缈的, 都认为那不是真实的, 因为万事都会消亡的,所以与其积极要求做官,实现所谓的理想抱负,不如把自己隐藏起来,做一个内心自由自在的人, 所以当楚国的大王派人来请庄子做楚国的丞相的时候, 面对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庄子却轻易放弃了,而且是再三推辞,因为他认为这样就会让他失去身心自由,凡是不能让他自由自在活着的东西,哪怕是高官厚禄也是不算什么的。
3
孟子强调仁义,强调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实施“仁政” ,要与人
为善,缓和社会关系,但是这一套在庄子看来根本就是伪命题,道家
是讲究虚无的, 他们巴不得社会回到原始社会小国寡民的状态, 最好
是老实不相往来,这样就不会有矛盾了,社会上也就不会有战争了。但是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儒家和道家,或者说孟子与庄子走的是两个极端,一个是积极的“进” ,另一个是消极的“退”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不过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都是在当时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主张,他们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
孟子和孔伋的故事
孔伋的门人是孟子的老师, 孔伋是孔仲尼的孙子。 孟子和孔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差了四代。
通过史书证实 ,孟子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doc VIP
- 团餐的工作流程.pptx VIP
- 华能汶上西曼克400KWP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技术规范书.pdf VIP
-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超高压气井井口除砂器及现场应用.pptx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政治》历年真题汇编(共184题).doc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第6课 从小爱科学 第2课时(教学课件)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法律实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 VIP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培训-适合新人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