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陈 情 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教师板书易读错字音。
臣以险衅( )夙遭闵( )凶 门衰祚( )薄 茕茕( )孑( )立 终鲜( ) 兄弟 期功强( ) 近 常在床蓐( ) 除臣洗( )马 猥( )以微贱 岂敢盘桓( ) 责臣逋( )慢 庶刘侥( )幸 非臣陨( )首 犹蒙衿( )育 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 )
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教师范读,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
4、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
学生回答后,介绍李密:
李密( 224 - 287 ),西晋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上《陈情表》,辞不应征。武帝看后,给他奴婢二人,并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待祖母死后,丧服期满,他才入京任太子洗马,后来官至汉中太守,因赋诗得罪武帝,被免官,老死家中。他长于经学训诂,也曾授徒讲学。
2)向谁陈情?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5、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是的,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分析课文
1、齐读第一段。
2、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并翻译句子。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指命运不好。夙:早时。凶:不幸。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离开我。背,背离、离开。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浅薄。息:子。
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⑤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⑥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教师和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总摄作用)它包括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
第一:父死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伶仃孤苦;
第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臣侍汤药。
5、第一段中,作者用在自己身上的形容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尽量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明确:孤弱、孤苦伶仃,能够概括为“孤”字。
这样孤苦伶仃,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水平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大家能够从第三段找到一句话,概括这个意思。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领悟,因为身世的特殊,祖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加深重。
问: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
明确:“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
小结:
第一段:陈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6、学生齐读第一段,其他同学点评情感把握。
7、学生对照板书试背第一段。
四、结束语:
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积累古汉语语词知识;赏析李密婉曲的言辞技巧;鉴赏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
一、教师背诵第一段前两句,引导学生齐诵全段。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能够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二)
1、学生齐读第二段。
1)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3班第二学期学生评语.doc
-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单元测试(原卷版).doc
- 对当前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评析.doc
- 关于方程与不等式的整数解问题.doc
- 合欢树正式教案.doc
- 《传统节日》详案201班.doc
- 《平行与相交》 教学设计.doc
- 【作业表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5).doc
- 605《帮助孩子做好上初中的准备》教案[1].doc
- 交互绳教案-罗庆.doc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承担社会责任.docx
- 2026年中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中国的经济发展.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我国的经济建设.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我国的政治建设.docx
- 2025-2026学年北京八十中高二(上)期中英语试卷.docx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高二(上)期中英语试卷.docx
- 2026年中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西半球的国家.docx
- 2025-2026学年上海市杨浦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月考英语试卷.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依法治国.docx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少年有梦.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