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正中:京津冀为何竞争不过珠、长三角.pdf

对话许正中:京津冀为何竞争不过珠、长三角.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十个区县新近公布了其十二五期间所谓人口调控数据,让人们看到这座城市对于未来 五年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率的一些担忧和思考及对策。但作为京津冀经济圈中心城市,北京此 举也让人们疑惑:调控人口增长,真的有利于实现本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吗?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近些年来的趋势,人们已经看到,珠三角异军突起,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 济圈,被称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极;浦东新区的开发,长三角城市圈拔地而起,成为了拉 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极。从环渤海地区的建设已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来看,由京津冀地 区组成的所谓“环渤海经济圈”,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据称,国家发改委地 区经济司历经五年时间调研、编制,目前已经形成京津冀都市圈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规划蓝 图。但这个梦想要变成现实,还要走怎样的路?与其他两大经济圈相比,为什么京津冀经济 圈的竞争力始终有些落后?摆在眼前的最现实问题是什么? 《华夏时报》记者1 月 12 日邀请曾向中央领导提出了开发天津滨海新区战略构想,并得到了 支持的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许正中先生发表看法。 控制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发展滞后 《华夏时报》:您怎样评价人口数量增长的趋势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 是否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和挑战? 许正中:世界银行去年有一个报告就提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认为市场在塑造着世界经济 地理。我们都知道,现代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大城市群。中国不仅已出现大城市群, 未来很有可能出现星云级城市群,即连绵 5000 万到一亿人口的城市带。我们看到,全球分布 在离海岸线 70 公里以内的人口,占全部人口 60%以上。 在中国,过去有观点认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圈将支撑整个中国 GDP 的 60% 80%。其实这是必然的,但也有必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必须 “调控”这些地区人口 增长?我认为,人为控制这些地区人口增长或流动,必然带来经济的损耗。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慢的国家,是俄罗斯,其人口流动不足1%。所以,人为控制人口流动的 数量和速度,这是不行的。 现代经济有三个很重要的特点:人口聚集、专业化分工、距离缩短。环渤海或京津冀联动经 济带,我过去称之为高技术产业带,其中人口有大量高端技术人员,从海淀区出发,可看 京津冀经济带已有 18 19 个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承诺增加相互之间技术人员的流动。这 必然带来很大经济收益。我记得仅京津之间牵涉信息技术方面的贸易自由化,一年增加贸易 额度就达 1000 多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所谓调控人口增长,第一,控制得了吗,显然不行。第二,强制调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滞 后。人口总是要流动,产业发展不可能光要高端人口,没有低端人口就难以形成合理的产业 生态。显然也不行。随着该地区城际高铁的开通,沿着京津唐高速公路和京津高速公路,必 然形成大的城市带,而大城市通常都是 2500 万人口的规模。京津已是地区双核城市,而滨海 新区,已形成事实上的多核异构的连绵城市。未来有可能在多核异构的城市间展开争夺极点, 在相互竞争中展露成功。 我们还看到,中国人口增长的基数,主要在农村,而不在城市。控制人口的增长现在看来未 必要寄希望于计划生育政策,因为已可以通过人口的流动,大量降低人口总数的增长。比如, 这么多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所降低的人口增数,并没有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省通过城 市化所降低的人口增数多。 所以,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而控制人口增长,必然要增加很多约束条件,也就必然会打 破本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 《华夏时报》:区域政策基于国家战略要求与地区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有力地推动了各地 区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培育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竞争力,推动实现全国 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多年来,其城市周边地区贫穷状况为何一直难以 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有根本改变? 许正中:这是一个实质性问题。京津两地其实都可以从传统农业社会直接进入现代知识社会 时代中,这要求两地必须把所有生产要素都纳入到现代产业体系里,十二五已明确提出中国 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但过去农业与工业与知识产业之间,相互不联动。那怎么办?比如搞 创意产业,可以考虑发展创意农业,这样农业生产力的浓缩问题解决了。这要求充分放开, 比如远郊县政策与北京市区政策完全一样,来北京的人与北京原居民所享受的政策完全一样, 问题立刻得到解决。 但我们看得出来,改革开放 30 年来,北京市每一次的产业发展,其推动政策,都有一个先决 条件,就是都要对外来人口设置门槛,而一设门槛,大家就都有意见,然后就取消推动政策, 于是接着就出现关联增

文档评论(0)

LF20190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