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心房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解心房阻滞与房性心律失常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4-07-04 发表评论 分享 概述 正常窦性激动自右心房沿着 3 条结间束顺传至房室结,同时又较快地沿着上房间束 (Bachmann 束)传向左心房,当结间束及(或)房间束发生传导障碍时,被称为心房阻滞 或结间阻滞。 按阻滞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房阻滞和右心房阻滞,以前者较多见。心房阻滞虽无血流 动力学上的意义, 却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 据报道约半数心房阻滞患者伴有反复发作的阵发 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史, 40%可有房性期前收缩及房性心动过速,即使是正常人,若有 P 波中度切迹亦有形成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倾向。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结间束 /房间束病变可能 是导致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心房阻滞的病理基础 1948 年,罗布( Robb)等在胎儿心房和猴心房内找到特殊通道后, 1963 年詹姆斯( James) 等应用尸检心脏连续切片和特殊染色证实成人心脏中有前、中、后结间束。文克巴克 (Wenchebach)首先提出窦房结的冲动沿着专门特殊传导束传至房室结。此外,许多学者 已证明心房内的结间束在功能上起着优先传导作用,例如沃尔多( Waldo)给犬用中毒剂量 的钾做实验, 高浓度钾可使心房肌完全麻痹, 电活动停止, 而窦性冲动仍可循结间束传导至 房室结, 即所谓窦 -室传导, 从而打破了刘易斯 (Lewis )在 1910 年提出的心房 “湖波状除极 ” 的传统概念。 巴赫曼( Bachmann)提出冲动从窦房结通过前房间心肌束传导至左心房,后来称此肌 束为 Bachmann 束,动物实验中钳夹住该束或供应血流给该束的动脉,可延长冲动从右心房 至左心房的传导时间。 心肌缺血、 变性或纤维化等所致的结间束或房间束损害可能是心房阻 滞的病理基础。 结间传导束在解剖上分为前、中、后 3 条束,其由心肌组织和浦肯野纤维聚集组成, 且有传导及产生兴奋的特点, 传导速度较心房肌更快。 窦性冲动沿这 3 条结间束顺序下传时 产生三个方向的瞬间向量,这些瞬间向量的综合向量便构成窦性 P 波,其中任何一条或多 条结间束病损引起传导延缓或阻滞,便可出现 P 波异常。通常窦房结发出的冲动先沿着前、 中结间束传至房室结, 而后结间束须绕行较长路线才到达房室结, 此时房室结已处于不应期。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房室结主要由前、 中结间束的冲动所控制, 而后结间束较少参与顺传,但其在逆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条结间束离开窦房结时是离心性的,最后又是向心性终止于房室结,在前、中、后 3 条结间束之间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交叉与吻合。 因此,只有当心房肌有广泛病变时才会出现 心房阻滞。 心房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按心房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可分为固定性心房阻滞、 间歇性心房阻滞、 文氏型心房阻滞、 韦登斯基( Wedensky )现象、窦 -室传导节律。所有这些心房阻滞均属于不全性心房阻滞。 不全性心房阻滞体表心电图诊断条件:①确定窦性心律, P-P 间期与 R-R 间期恒定; ②有 P 波形态和(或)极性动态改变;③ P 波改变的同时 P-R 间期一般不变;④必须是同一 次心电图记录,同一导联窦性 P 波改变。 近来有些学者将心房肌传导障碍,也归类于心房阻滞,并称弥漫性完全性心房阻滞。 完全性心房阻滞若发生在靠近窦房结的部位, 在体表心电图上便不能与Ⅲ度窦房传导阻滞或 窦性停搏相鉴别,若发生在靠近房室结的部位,则较难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区分。 固定性心房阻滞心电图表现 按 P 波形态可分为固定性不全性左心房阻滞和固定性不全性右心房阻滞。 【固定性不全性左心房阻滞】 又称 Bachmann 束阻滞。 心电图表现 P 波增宽( ≥0.11s), 有切迹或挫折, 切迹双峰峰距 ≥0.04s,常不表现电压增高而呈现固定性二尖瓣型 P 波(图 1), 故较难与左心房肥大和 (或) 左心房负荷过重所导致的 P 波形态相鉴别, 须经临床、 X 线胸 片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左心房肥大或左心房负荷过重才能诊断。 图 1 Ⅱ、 V1 导联显示固定性左心房阻滞 【固定性不全性右心房阻滞】结间束特别是右心房内结间束因缺血、变性或纤维化而 传导延缓时, 右心房内除极时间延长, 自上而下的除极向量增大, 且与后面的左心房除极向 量重叠,致使左右心房除极同向同步,表现为  P 波振幅增高,Ⅱ、Ⅲ和  aVF  导联  P 波高尖, 此时与增大右心房除极的肺型  P 波难以鉴别。 须经临床、  X 线胸片及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 排除可引起肺型 P 波的病因及右心房扩大,方可诊断。 间歇性心房阻滞心电图表现 间歇性不全性心房阻滞是指房内传导束呈间歇性或暂时性传导延缓或阻滞,心电图表 现为在窦律匀齐情况下 P 波形态和 (或) 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dq5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