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课件:《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课课件:《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普遍: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牛耕技术,只有与铁器的使用配合方可发挥它的功能。当时,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说明牛耕在当时生活生产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材料二:“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给手工业工人提供一种其坚固和锐利非石头或当时所知道的其他金属所能抵挡的工具。 ----------------恩格斯 手工业技术进步: 战国晚期兽形足铜敦 春秋早期重环纹铜鼎 手工业技术进步: 春秋晚期卷云纹填漆铜鼎 春秋时期蟠虺纹高蹄足铜鼎 商业日渐活跃: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2.经济(生产关系的变动):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产生新的阶级力量 部分贵族、商人 新兴地主 平民、逃跑奴隶 自耕农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3.政治: 上层建筑的变化 ①目的: ②变革内容: 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世卿世禄 俸禄制 封邑制 中央集权制 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4.军事(战争的需要):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5.文化(意识形态的推动):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韩非子》书影 孙子和《孙子兵法》竹简 韩非子 2、政治:社会发展要求推翻旧制度,建立封建 专制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 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3、军事: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直接动力) 4、思想: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春秋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时期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的概况 时间 国家 改革者或名称 变 法 内 容 作 用 春秋 齐国 鲁国 战国 魏国 楚国 其它诸侯 管仲 改革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初税亩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李悝 变法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行“平籴法”, 政治:制定《法经》 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 吴起 变法 政治: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②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③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④严格吏治 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 都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李悝是先秦法家的开创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作立法的蓝本。 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背景: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公孙鞅,卫国 魏国——遭忽视 秦(孝公)——重用→左庶长, 大良造(商君) 两次推行变法:前359年,前350年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商鞅初到秦国时第一二次见到秦孝公,对他讲述学尧、舜等的帝王之道,孝公直打瞌睡;第三次他就与孝公讲述了富国图强之术,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 商鞅 ⑵.秦国的落后: 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中原; 献公改革,无根本改观; 改革必要性 改革可能性(商鞅变法的具体背景) ⑴有利条件 ⑵历史机遇 ⑶主观因素: 权力集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 三家分晋、“士人要求” 秦孝公发愤图强;商鞅来秦 ⑴.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韩 魏 赵 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时期的变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激情探究 精彩亮剑 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时期的变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不同的表现:(从目的、内容、性质来思考) 不同的根本原因:两种改革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春秋时期,奴隶经济基础还经较巩固。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新的剥削

文档评论(0)

151****15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