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迁本末并重的经济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司马迁本末并重的经济思想   摘要:司马迁撰史,首创经济史传,详载经济之事、货殖之人,其经济思想反映在《史记》中包括经济发展思想、经济人才思想、经济管理思想、富民治国思想、财政经济思想、经济地理思想、义利并重思想、本末并重思想、均输平准思想及货币经济思想等多个方面。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明确提出农虞工商并重论,他批评“最下者与之争”的政策,认为本末并重是重要的治生之术,这在以重农抑商为主导经济理论和政策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种具有积极性和进步意义的思想观。本文主要研究司马迁本末并重的经济思想在《史记》中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分析本末并重经济思想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司马迁;本末并重;经济思想   一、沿袭旧称,以寓新意的本、末观念   本、末问题,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直备受讨论,是从封建社会统治者治国到历代史家治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所谓“本”,即本事、本物、本作,泛指农业,有以农为本的意思;所谓“末”,即末事、末作、末业,是指以工商为末。早在战国末年,韩非就提出了“农本工商末”的口号。“重本抑末”是战国以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历代统治者也将其视为重要的经济措施。司马迁在撰史时也沿用了本末的概念,共有九处,其中《平准书》中有四处,《货殖列传》中有五处。此外,司马迁不但沿用了本末概念,还赋予其新意。   一是大商大农。本、末概念在司马迁之前还比较狭窄,在《汉书·文帝纪》中,汉文帝所下诏令显示,当时的“本”一般指农业,或农桑,很少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其他行业。而“末”主要是指商业或工商业。司马迁沿用了本、末概念,并将其含义的范畴扩大,将当时人们从事的一切行业都包括在内。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所写本业包括陆、泽、水、山、川、城郊等各方面的行业,有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副业等。《货值列传》中司马迁所指的末业更多,包含酿酒、屠宰、造船、贩卖人口、卖鱼、贩粮等近二十个行业。司马迁指出,想要获得与千户侯相等的经济收入,社会上各行各业就要进行相当规模的生产和经营。这无疑是在表明明司马迁的经济态度,即人们应该重视本末各业,从事各业以谋求财富。   二是本末并重。司马迁所主张的四业,没有本末之分和尊卑高下之别,他将本、末放在同等的位置看待,认为本末并重,四业各有其能:“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1)农、工、虞、商分别承担着产品的生产职能和流能职能。商业是四业之中最能够创造财富的行业“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2)。司马迁还将本末并重上升到齐国由穷致富的高度上来,认为本末并重是重要的治国之道。司马迁在《货值列传》中为三十个商人列传,后人观择,不难看出其本末并重的经济思想。   三是本末互利。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重本抑末”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大都认为本、末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排斥的,此消彼长,不可调和。如《汉书·食货志》引晁错言:“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而司马迁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农商应该互相倚重,各得其利。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引用计然之言,指出:只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够农商俱利;他认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3)农虞工商都是百姓的“衣食之原”,四业应该齐兴;司马迁还指出商贾想要治生,就要“以末致财,用本守之”。总之,在司马迁看来本、末都是治生之道,应该相互倚重各得其利。   四是本末并行。司马迁中将农、工、商、虞四业放在同等地位看待,一方面指出“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4),是致富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则认为四业应该同时发展。这与先本后末、先本绌末等观点截然不同。司马迁在《平准书》中,就重本轻末、先本绌末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据现实情况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方法,应该变换策略,以使农商各业齐头并进。   二、以本末并重为治国之道的具体表现   本末并重是司马迁最重要的经济思想之一,这与前代政治家、思想家的经济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司马迁将本末并重视为治国的重要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司马迁认为各个阶层的人民都有求富的欲望,从事各行各业都有发财致富的可能,前提是竭智尽力。人民的富裕成就国家的富有,民富是治国之本。农虞工商的共同兴起,是富民的重要依据,也是治国的根本。人民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达成富裕的目标后,也要有良好的道德,因而“礼生于有二废于无”是有迹可循的。司马迁赞扬范蠡是“富好行其德”的表率,他曾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分散给了贫交的疏昆弟。人民有了良好的品德,国家才能更好的致治。   其次,司马迁认为,一个国家应该重视农商各业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富裕强盛起来。司马迁记载齐越富强的事实,很好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