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历史传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历史传说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 迄今已有 2500 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 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 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 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而略有不同,湖北省秭 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省汨 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和 浙江等全国广大地区均各具特色。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 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 响。 【端午本意是逐疫】 在我国,任何一个传统的民族节日即非政治性的节 日,其起源或动因,大半都是或因农时、或因天文、或因季 节、或因农作需要、或因生命延续需要而得以滥觞并逐渐形 成的。一个特定的日期, 一旦被全社会认同为全民性的节日, 又必定附着了许多礼俗作为基本构成内容,也必然有许多关 于这些礼俗的传说在民众口头上广泛流传,而这些因地而异 的口头传说,反过来又对节日 ( 包括礼俗 ) 的延续和发展起着 积极的作用。节日及其礼俗和传说,在其发展中,总是随时 代的变迁和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着或快或慢的递变。递变是不 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以至传至今天的节日,有的甚至 已经与其本意差之千里了。端午节就是一例。各地现代形态 的端午,与原初形态的端午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异, 其本意,如厌胜禳灾 ( 五月为毒月 ) 、辟毒逐疫的原旨,大体 上已在漫长的途程中湮没无闻了。无怪乎媒体上有人批评说,深厚而多样的文化内涵被遗忘了,剩下的只有吃粽子,几乎变成了吃粽子节了。因此,追寻节日的本意,认识其本原和性质,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及其文化的来龙去脉,保护民族文化的根脉,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端午节的本意和性质, 20 世纪前半叶, 先有江 绍原后有黄石刨根问底的追溯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已成为 我国学术界的共识:端午节原本是一个禳灾或逐疫的节日, 亦即一个公共卫生的节日。 20 世纪后半叶的研究文章很多, 在端午的起源与内涵诸方面作了细化的阐释,但似乎并没有 大的超越。黄石说:端午节是个浑然的岁时礼俗体系,它的 诸般礼俗有一条线索贯通,作为它们的中心支柱是什么呢 ? 一切都为了逐疫, 一切都为了保证生命的安全, 最高的目的、 唯一的目的,是生存欲的表现。一句话说,端午是逐疫节, 这就是它的根本意义,也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 生活的需 要和时代的变迁,促使端午的内涵发生了或快或慢的递变, 如江绍原所说:风俗系应某种需要而起,但是本来需要的到 后来也许渐渐消灭,其时也,这个风俗如其不随着消灭,就 往往改变性质和内容,成为满足另一种需要的工具,于是那 风俗的本意日久许完全被人遗忘。 而促使端午节及其礼俗发生或快或慢的递变的因素固多,除了生活的需要和时代变迁的直接影响外,民众中流传的关于端午及其礼俗的口头传说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或者说推波助澜的作用。 【端午礼俗与传说】 端午的原旨和性质在各地是一致的,几乎没有大的区别,而构成端午节日的礼俗则种类、名目繁多,且因地而异。以生活形态类而论,诸如蓄兰沐浴、龙舟竞渡、采百草 与斗百草、捕蛤蟆、熙游、竞技等 ; 以驱毒逐疫类而论,诸 如戴百索和香囊、长命缕,悬艾人、五雷符、五毒符等 ; 以 时食类而论,诸如角黍 ( 粽子 ) 、羹汤、端午酒、端午宴等不一而足。总的看来,代表性的礼俗主要是两项:龙舟竞渡和吃角黍(粽子)。 端午及其礼俗的传说,主要是以某些与端午相关的 同质的社会习俗为题材,并逐渐将其起源与某些历史人物及 其功业联系起来,而创作、记述、渲染、传扬、流传下来的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口头作品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 下、由不同地域的民众所创作的,惟其如此,才显得纷繁而 驳杂,呈现出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仅就端午起源的 传说而言,主要与三个历史人物有关:楚大夫屈原、吴大将 伍子胥、越王勾践。此外,还有孝女曹娥等。当然,主要是 以龙舟竞渡这个重要的端午习俗来说事。楚人说端午起源于 对屈原的缅怀,吴人说端午起源于对伍子胥的悲悼,越人说 端午起源于对勾践的纪念。这 3 个关于端午起源的传说群,究其实质,其实是楚、吴、越 3 个地域文化的产物。楚、吴、越这 3 个历史上并立与交战的国家和集团,都处于战乱纷争 的春秋战国时代,民众对民族命运的期望与对国泰民安的憧憬,必然地促使他们选择各自理想中的代表人物,作为他们民族精神的代表和旗帜,而这样的人物就是屈原、伍子胥、 勾践。于是,在时代因素使然下, 以悲悼祭祀屈原、 伍子胥、勾践为内容的端午起源传说,便一发不可收拾,并逐渐兼并 了原先流行于民间的毒五月里种种驱毒逐疫的民俗事象,成为包括民俗事象和人物功业在内的内容庞杂的端午传说。这些端午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衰,使其成为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