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操作必须明白的几个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炉生产操作必须明白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不能偏加料? 电极周围偏加硅石多,短期内电极可深插,但时间长了发生刺火、料粘、粘电极、电极上抬,给不足电。 电极周围偏加焦碳,电极上抬、刺火、塌料快,其他部分炉料烧结,透气性不好。 炉料分布不均,反应不能充分进行。 避免一盅料加两个料仓中。 为什么要保持稳定的料面高度? 稳定的料面高度是充分利用电热,加速炉内化学反应的基本前提。 料面太高,电极离炉底远,炉温降低,渣铁温度降低,引起炉底上涨,炉况恶化。 料面太低,料薄,易刺火,塌料,电极离炉底过近,吃炉底。 正常高度为炉口上150-200mm呈宽大锥体。 影响电极插入深度因素有哪些? 焦碳量及粒度。 操作:加料不无均,偏加料,透气性不好,刺火。电极下插不均衡。 配电操作不当。盲目配电,频繁动电极。 出炉不净,渣、铁没排净。 怎样判断电极插入深度? 听声 看:塌料、刺火、下料速度、出炉、电表灯。 感觉:温度(料面温度,循环水温度) 为什么要保证炉料的透气性 保证炉料透气性是冶炼工的基本职责。 电极插入浅时,有刺火现象产生时,就必须进行扎眼透气,不一定推开,只需松动即可。 地点:1)电极周围、大面。 2)刺火部位周围。 目的:1)下插电极 2)减少热损失 6、为什么要维护好1#电极和1#炉面? 1)出铁口温度低,不利于出炉 2)出铁时塌料,影响出炉 咋维护 1)1#电极料面合理,透气性良好,出炉时不准塌料。 2)电极下插适中,尽量在出炉前少调,出炉时合理跟电极,电极长度合理。 3)电极表现保持光滑。 4)出炉时及时加料,不能缺料,不能塌料。 7、为什么电极工作端要保持光滑? 1)造成刺火2)导电不均3)电极难下插。 8、在出炉时配电工应该如何调整电极? 配电工的合理操作是减少出炉时间,保持炉温,延长冶炼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配电工应会的基本操作。 出铁口打开后,1#电极保持不动,缓缓下插2#、3#电极,使渣铁尽可流出。 出炉1-2分钟后,1#电极可以根据沉料情况缓缓下插,然后再下插2#、3#电极。 利用出炉机会调整电极插入深度。 不允许频繁上抬下插电极。 不允许出现过流跳闸。 不允许停电挤铁水。 9、如何开、堵出铁口?出铁口如何维护? 1)出炉前应及时清理炉眼及流槽; 2)开眼时,尽量用钎子捅开,吹氧时应在炉眼中心线上部,不准乱烧。 3)流速快,用钎子挡一挡,流速慢,用钎子拉一拉。 4)堵前要清掉炉眼周围的渣子,保持好形状。流槽要清干净。防止眼内积渣积铁。 5)堵眼要深堵,第一个球不能太湿,要干温适度,不能堵满,留出50-100mm。 6)要根据炉况和炉眼状态,选择堵眼材料。 10、配电工在冶炼操作中应掌握哪些内容? 配电工直接控制电极,配电工与冶炼工密切配合是降低电耗的关键之一。 配电工应: 1)正确维护有关电极的电气设备。 2)根据送电制度,合理调整电极深度。 3)特别注意1#电极的控制,总的原则是不能随便动1#电极。 4)三相电极插入深度要平衡,不能有的深有的浅,电流要平衡。不能猛抬、猛降,更不能频繁调整。电流大时,可适当稳一会再抬,不能见大了就抬。不能只调整一相电极,要学会用其他两相来调整。 5)出炉时应该注意: 出炉前20-30分钟,尽量少调整电极,特别是1#电极,精力必须集中。 出炉后,开始不能盲目下插1#电极,防止插的过深、塌料,不能跳闸。应在中后期下插1#电极。 6)判断: A跑炉:正常冶炼中1#电流实际下降,随后2#、3#电流有下降,炉下冒烟。 B电极下滑:正常冶炼中,某相电流突然增大,立即上抬下降低,立即停电。 C电极硬断:正常冶炼中,某相电流突然降低,下插电极电流剧烈波动,有打弧声。立即停电。 D电极软断:下放电极不久,电流突然增大,上抬后扔不降低,炉内冒浓烟。立即停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