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 高考漫画作文范文
【篇一: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
画面中,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 100 分,得到了表
扬,第二次考了 98 分挨到了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
55 分不及格,受到了批评,第二次考了 61 分被表杨透过两
个孩子得到不同分数后的不同遭遇,我们不禁要感叹:唯分论英雄,功利何其重!
孩子或许能在得满分,有进步时感到成功的喜悦,但当带着惩罚性质的耳光降临,孩子的心中便陡然多了失败带来的焦虑与压抑,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素质由于这种奖惩的反复而一低再低,对考试畏惧,对成功焦虑。
说到底,这还是家长们唯分论英雄的功利心态在作祟。心中太过渴求孩子的成功,以致自己先患上了成功焦虑
症,还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也染上这种病症: 凡事必求完美,即使离完美只差一小步也是失败。长此以往,不管是家长还
是孩子,都容易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更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放眼当下,这种功利心态、焦虑心理也并不少见。
茶余饭后,人们津津乐道的总是那些出大名发大财挣大钱的
人;毕业生择业先看薪酬再谈兴趣;一些人甚至为名为利不
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抛弃!
其实追求成功是一种态度,要让这种态度趋于理性
平和,而非虚浮躁动。 家长和孩子都需拥有驾驭心态的能力。
人生须有一颗平常心,在追求中懂得取舍,在纷繁
中保持本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懂得知足才能快乐,懂得
取舍方可轻松。
人生一世当摈除功利之心态永怀淡然之内心,唯有
如此才能在纷繁的世俗中不迷失自我。
【篇二:任尔起伏沉浮,我自淡定如初】
瞥见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由 100 分退为 98 分
的孩子,经历亲吻到耳光的奖惩;由 55 分进步为 61 分的孩
子,感受的则是耳光到亲吻的悲喜。这幅场景,使人会心一笑之余,不由得深思:正常的成绩波动,何以如此强烈地牵动家长的情绪?
究其奖惩差别的原因,不过是退步的好孩子没有取得满分,而差孩子完成了由不及格到及格的飞越。简言之,退步意味着惩罚,进步会换来奖励,对宏观视角下孩子所表现出的稳定水准,家长们似乎并未予以考虑。然而,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家庭教育在孩童启蒙中的地位尤其无可撼动。如此简单干脆的处理,影响的,岂止孩子稚嫩的脸颊?
今昔求索,这样的案件比比皆是。聚焦新闻,被誉为东方神童的魏永康,其母得知他被中科院劝退的消息时,歇斯底里着让他去死,却忽略毫无自理能力儿子的内心隐
痛;放眼四海,一场考试完结后,多少进步了重重有奖的诺言正等待兑现?忽忆起马克兰博教授的过度理由效应:金钱等物质奖励的外在动机,会削弱对活动本身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
再将目光转回那两名为成绩左右的孩童,虽不可危言耸听断言他们的未来将拘泥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的世俗,但在下一场测验中,恐怕除了试题,他们也会投注几分心思在对糖果的期待和对棍棒的惶恐上。由此推之,岂独两小儿哉?是否千千万万稚子,都不能意识到考试本身查漏补缺的效用,而是专注于脑海中家长时嗔时悦的脸色,紧张于罅漏中的奖惩?一声长叹。
无论如何,看见孩子无邪天真的笑颜是所有人的心愿,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号召亦是无可非议。静言思之,这并非不切实际的虚幻畅想,而是触手可为的动人之举。当
面对孩子成绩的 55 到 61,或 100 至 98 时,应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旷达淡然置之。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
之初也。李贽绝假纯真的《童心说》中坦率表露了对孩童的欣羡和维护赤子之心的呐喊。而作为家庭教育的施予方,家长们可否宠辱不惊,以良好的心态处理望子成才与循序渐进的理性平衡?衷心希望,进步也好,退步也罢,都能看到孩子脸上如花的明艳!
【篇三:教育不是亲吻和巴掌作文】
优秀的小孩退步 2 分,亲吻变成了巴掌。落后的小孩进步 6 分,巴掌变成了亲吻。这幅漫画述说着这样一个当今教育的事实:真正的教育在简单的肢体语言中迷失。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想到,或许对那个考 98 分的孩子来说,这次卷子更难一些,他需要的恰恰是鼓励;而那个考 61 分的孩子因
为马虎,本可以考得更好,他需要的反而是鞭策。而一个吻或是一个巴掌,全然抹杀了闪光点,无视了背后的问题。
其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龙应台在《跌倒寄 k》中写道:我们拼命学习一百米冲刺,但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膝盖血肉模
糊时怎么包扎伤口;痛得无法忍受时怎样面对别人;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同样,林森浩的悲剧,无疑是在唯分数论下,对孩子素质教育,健全人格培养,成熟心态锤炼等综合素质的缺失的警钟长鸣。
真正的教育,可以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给孩子以耐心与理解。阿尔爱迪生小时候成绩奇差,被校长以低能儿撵出校门,母亲轻描淡写地说:校长说你是低能儿,我不以为然。正是母亲的耐心教育,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