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畜生理学期末复习(按章节顺序)
第一章、绪论
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急性实验方法:a:离体实验 从动物体取出某种组织器官或组织、细胞进行观察记录和 分析;b:在体实验在药物麻醉或破坏脑髓的条件下,暴露某部分器官,给予适当刺激,直接观察 其活动
(2) 慢性实验方法
以清醒的,完整动物为实验对象, 来观察各部分机能之间的自然联系和相互作用, 以及在环境变
化中的协调统一机制。
2、 内环境: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3、 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了解分类、特点)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
体液调节: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4、 反射、反射弧、反馈调节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
反馈调节: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
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物质跨膜转运形式(掌握基本特征更好)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现象。
易化扩散:非脂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 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 转运的过程。
入胞和出胞作用: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原因)
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一 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的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 的倒转和复原的过程。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a、 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化)的形成: Na+通道被激活,膜外的 Na+内流
b、 动作电位下降支(复极化)的形成: Na+通道失活后,膜恢复了对 K+的通透性,大量的
K+外流。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因此,在体外描记的图形为一个短促而尖锐的脉冲图形,
似山峰般,称为峰电位。
c、 后电位(超极化)的形成:当膜电位接近静息电位水平时, K+的跨膜转运停止。随后,膜 上的Na+-K+泵被激活,将膜内的 Na+离子向膜外转运,同时,将膜外的 K+向膜内运输,形成 了负后和正后电位。
4、 概念区分:
a、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b、 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依次为:绝对
5、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6、 动作电位在膜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
动作电位产生后,在膜的已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 已兴奋的膜部分通过局
部电流刺激未兴奋的膜部分, 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持续下去, 使整个细胞兴
奋。
对有管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结之间, 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
髓鞘而在相邻的郎飞结处相继出现。
第三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书上 P32的图)和红细胞比容
2%—3%)白蛋片 球蛋白 纤维舉白原血桨■晶体物质
2%—3%)
白蛋片 球蛋白 纤维舉白原
,* 血浆蛋白
血液 (5%—8%)
红细胸
血细胞(40%—血%)白细胞
血<1娠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防御与保护。
3、 血浆蛋白的组成(盐析法)和生理功能:
a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 持血浆PH的稳定。
b、球蛋白(a、B、Y) :丫球蛋白一一免疫功能
C、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和纤溶
4、 血浆渗透压: 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 称 为渗透压。
a、 晶体渗透压:多,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b、 胶体渗透压:少,主要维持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5、 血浆和血清的区别:是否含有纤维蛋白原
6、 血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7、 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简称脆性。
8、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消灭侵入机体的外来异物,即免疫功能。 (渗出、趋化和吞噬)
9、 生理性止血(概念)和血液凝固(概念、三个阶段、参与因子)
生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