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课程的实践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频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很丰富,旨在促进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以视频为载体的综合性教育就是信息化学习的一个分支。而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我们的视频课程渐已成熟。视频是一个窗口,打开它,进入视野的是动态立体、多姿多彩、有声有形的学习天地;视频是一座桥梁,让无论相隔多远的学习者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共享资源,沟通自由。   一、建立资源库,开发视频课程   天津路小学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了视频资源库,从潜移默化渗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准备了动画片,电影、纪录片、科教片、故事等不同题材的视频素材,并形成目录,每个学段的老师,首先根据本学年的学情,从目录中精选出部分适合的视频内容;然后把备选交给学生征求意见,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筛选,结合多数学生的想法,最终确定本学年视频的内容。按照这样的做法,我们分别从众多视频资料中选择了适合低、中、高各年段的影片,并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自身特点拟订了不同层次的学习主题:低年级的《别惹蚂蚁》,教育学生热爱动物,与动物、大自然和谐相处;中年级的《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年级的《火烧圆明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一来,视频课程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由此可见,视频课程是以视频为载体的信息化学习,是综合性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多种方式学习,激发参与热情   以视频为载体的信息化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的欣赏观看,根据学校、学生的条件,可以组织集体观看、也可以学生个体观看;可以看VcD、DVD的碟片,也可以发到校园网上,自主选择观看。   视频因其有着视听结合的特殊优势,会深深刺激学生的感观,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语文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以集体观赏的形式第一次打开了成语视频的窗口,当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成语故事,通过视频跃入我和学生的眼帘时,其画面的美感,意境的广远,情感的驱动,仿佛是蕴藏着无限创造力的种子,根植心中。于是我以此为契机,为这一颗颗珍贵的种子培育土壤,唤醒他们,催发他们,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智慧、良好的道德情操迸发出令人欣喜的光亮!   这第一次视、听觉的冲击,使学生把所看到的景象、色彩,听到的声响,都镶嵌在丰富的记忆中。点燃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创新兴趣得以萌芽。之后孩子们又在小组中或单独多次观赏,或畅谈成语故事。有的孩子意犹未尽还把碟片借回家继续品味。一次又一次的欣赏,正是学生语言与智慧的源泉;成为他们丰富而鲜活的思维材料,成为展开想象的重要储存。   三、拓宽教育途径,落实课程之本   视频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生受到教育。而如何将直观的感知转化为内在的感受,就需要有多种方式与途径。写观后感、续编、讲评、拓展查找资料、表演、配音等等都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要考虑视频素材的内容、学情、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择优而用,才能恰到好处。观察欣赏是思维的基础,想象是拓宽学生思维最好的途径。例如,在欣赏成语视频后,学生久久的回味,让孩子们有话要说,我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了“赏评成语”活动。有的学生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有的学生表述了自己观后的感受,更多学生新编或续编了自己想象中的成语故事。抓住这一契机,在学生写观后感的基础上,我以《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故事为切入点,作为先期的尝试,让学生把故事续编写下来,形成实实在在的文字。孩子们的成语续编故事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视频中的画面。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事事物物在学生的语言中变得富有情感,与孩子的心相通。一个又一个续编故事正是学生想象的杰作,显示了孩子们创造的活力。学生在视频中凭借想象,可以丰富视频材料,可以把续编写得充满情趣。这样的视频是有生命力的视频,这样的续编是激活智慧的表达。而这种观、评、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轨迹。   四、创设互动平台,共享沟通无限   视频课程的优势是以视频的方式连接师生、家校、校际之间共同的发展。传统远程教育的主要不足之一是师生交互缺乏,而师生交互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及生生交互的效果。因此,学习过程的进行不是单向的,是双向的、多边的。我们在宽城教育网上建立了“城乡视频教育博客”,以便与城乡手拉手校——兰家小学之间,师生跨越地域与时间的界限,发表作品,参与评论。平台的建立,为视频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例如,成语续编的最初是学生个体创新的结果,但仅是孤芳自赏会蒙蔽学生放眼广阔的视线与心灵,禁锢学生再创造的脚步。于是我引领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纷纷发到我们共同的家园——城乡视频教育博客。博客上的互动交流,既为学生展示个人作品提供平台,又达到了共赏共进的目的。在班内学生之间及班内与兰家学生之间,跨越时空、地域的互动交流形成互补。孩子们在博客上也是一种学习过程,相互欣赏评析小伙伴的作品,共同求得多种不同的故事续编,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通过与

文档评论(0)

186****64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